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徐忠霖:茶之旅

发布时间:2023/11/7 14:50:10

“开山啦!”“采茶咯!”随着四月天的一声呐喊,武夷山的采茶季便开始了,我也开启了一段难忘的茶之旅。

寻茶之喜

东日初升,我们游走在岩骨花香漫游道上,山间静美,群峰竞秀,沟谷纵横,微风拂面,虫鸣鸟叫,萦绕耳边。清晨的空气特别清新,不觉间,我们便到了流香涧。“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一条小溪涧从崖缝中流下,淙淙流淌,所及之处皆是茶树,溪水给予茶树水源,茶树回赠以清芬,带着茶香的山涧水从容地经过我们身旁,流入我们的心间。再细看,茶树立根于破岩中,在春风细雨的滋润下,芽头早已挣脱芽苞,抽出新叶,这些新鲜的生命沙沙地相互摩挲,仿佛在呢喃细语。在小溪涧的上方横跨着一座古老的石桥,如虹一般。这时,恰巧一群采茶的人们打桥上经过。俏丽的采茶姑娘手挎茶篮,笑靥嫣然;强壮的挑茶人肩扛箩筐,步履轻松。他们如从画中来,让人心生惊喜。我们紧步跟上,和他们攀谈了起来,原来他们就是附近的茶农。

制茶之趣

在茶农的盛情邀请下,我们来到了茶厂。刚迈入大门,我们便闻到了浓郁的茶香,主人热情地带我们参观。武夷岩茶的制作甚是烦琐。先是萎凋和摇青,让茶叶失去一些水分并充分发酵,绿叶镶上了红边。然后是炒青和揉捻,把茶叶揉成条索状。最后是拣剔和烘焙。初焙开始了,我一看,哇!温度竟然达到了134摄氏度,如果人进去的话,那不变成烤串了吗?初焙后把茶梗和黄片拣出来,只留下乌黑色的条状叶子,即毛茶。再经过七八次的炭焙,成品茶才算完成。正因为有了这一道道复杂的工序,才有了武夷岩茶的活甘清香。岩茶的制作自是辛苦,但看着它们一步步走向涅槃,却也十分有趣。

品茶之悦

参观完茶厂,主人把我们请到了厂旁的茶室。茶室里备有茶席,精致的茶具整齐地摆放着,白色的茶杯里盛着浅褐色的如同琥珀般的茶汤,飘着游丝般的热气。茶席四周茶香氤氲,连空气都透着一丝甜。我举起茶杯,只见杯里的茶叶已舒展开来,形态不一,或如腾龙,或如跃虎,轻轻一抿,茶汤刚入口时微带苦涩,但不一会儿,茶香在唇齿间游荡,喉咙也感到一丝丝甜味,让人顿感愉悦,正所谓“人间有味是清欢”。

茶的故事,亦是人的故事,一杯有温度的茶背后,总是有不为人知的茶人在默默付出。从一片不起眼的树叶,变成一杯香气扑鼻、唇齿留香的茶,这其中凝聚的,是一群幕后茶人的辛勤和坚守。

四月,晴光潋滟,茶叶芬芳,看春茶之景,享制茶之趣,品茗茶之甘,这场我与茶的约会之旅却成就了我与茶文化的邂逅!

(作者通联:福建省南平第一中学初一)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张玉娟:茶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的文化传统。本文以寻茶作为游的主要线索,以优美隽永的文字叙述了“寻茶之喜”“制茶之趣”“品茶之悦”,再现了茶的独特风采。同时,以典雅的语言诉说着茶的独特感受。全篇结构清晰,条理分明。语言风格鲜明,文采斐然。整篇作文文白相间,相得益彰,雅致处,蕴藉悠长;质朴处,言简意赅。行文中,细节的描摹,意蕴丰富,值得品味。

特约点评

福建省安溪县教师进修学校苏明时老师: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段难忘的茶之旅就是一种“阅读”,足以让小作者丰富见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首尾呼应,点出文章的主题,即四月天武夷山的茶之旅,然后以“寻茶之喜”“制茶之趣”“品茶之悦”三个对仗工整的小标题,通过游踪交代游览的经过,有序串起全文,并渗透小作者的情感,最后由叙转议,由茶的故事转而赞美茶人的辛勤与坚守,由与茶的约会之旅变成与茶文化的邂逅。文笔轻松自然,意蕴却丰厚深沉,行文舒卷自如,结构却浑然一体,此为本文的一大亮点。

本文第二大亮点,即颇具游记的典型特征。纵观全文,包含游记的三个要素,即“所至”(游踪)、“所见”(风貌)、“所感”(感想)。“所至”是游记的线索,也是写景抒情的基础,文章遵循时间先后顺序,略写岩骨花香漫游道上、茶厂、厂旁茶室的游踪,这样编排使得茶之旅简单清晰,便于展开见闻。“所见”是游记的主体,也是小作者着力描写的对象,详写“所见”的武夷茶山美景,制茶工艺、品茶场景,描写视角独特,层次分明,使得文章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文内涵。“所感”是游记的灵魂,也是游记的生命力所在。文章以描写作为文章主体,并自然生发出感受与思考,如“溪水给予茶树水源,茶树回赠以清芬”不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领悟吗?“正因为有了这一道道复杂的工序,才有了武夷岩茶的活甘清香”不正是“梅花香自苦寒来”的体验吗?“从一片不起眼的树叶,变成一杯香气扑鼻、唇齿留香的茶”不正是一群幕后茶人的辛勤和坚守吗?这些都是小作者对茶之旅独具个性的体验与思考。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