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子怡:南日岛游记
发布时间:2023/11/7 15:03:51谈起旅游,我不得不说南日岛了。南日岛是莆田的一个小岛,却是福建的第三大岛。那里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喧闹,有的只是宁静淳朴。要是你去走走,我保证你会立刻爱上她!
轮船过海去。站在船的栏杆边,远远望去,海天一色,海浪一浪接着一浪涌向前方,撞击在岩石上,激起了无数洁白的浪花。一群海鸥头戴黑冠,浑身雪白,随船飞舞,追着浪花,又像是和海浪玩游戏,这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七八岁的童年,忘记了旅途的劳累,忘记了太阳的毒辣,有的只是新鲜、好玩、有趣!
水天一线之间,偶尔飘过几点白帆,无边无际的大海风平浪静,像个温柔的少女。“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大海更显辽阔神秘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的诗句描绘出大海的博大胸襟,也汇聚了大海的磅礴力量。当它发怒咆哮起来,狂风挟着巨浪,排山倒海地朝岸边打来,像只疯狂的野兽,发出阵阵骇人的巨响,溅起千堆雪万朵浪,豪气冲天!那气势仿佛要摧毁世间所有的不公与不平!着实令人害怕与激动!
到了傍晚,夕阳像害羞的新娘,躲到了山后,而余晖却把海滩染成一半通红,一半金黄。海面上现出一道道金灿灿的霞光,碧波被染成了金色,仿佛镶了一层光亮的金边,波光粼粼,时起时伏,像一颗颗闪闪的星星,仿佛大海成了银河,我们正坐着宇宙飞船观赏那如诗如画的银河风光。渔民们陆陆续续地回来了,唱着渔歌小调,高低相和,与夕阳的余晖交相辉映,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有的渔夫满载而归,船上的海鲜各式各样,有小鲨鱼、大乌贼、老虎鱼、大头鲢、青壳蟹……这是大海的礼物。其中最有趣的就是一条大鱼了,它像个不听话的孩子,在甲板上蹦来蹦去,想蹦回海里,可不一会儿就筋疲力尽了。渔民看着这一船肥硕的海鲜,顾不得脸上的汗水,乐得合不拢嘴,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线。
天黑了,人们脱下鞋子,卸下一天的辛劳,无拘无束地漫步在海滩上,或者慵懒地躺在沙滩上,海风轻轻拂面,吹散了心中所有的烦恼与不快,那种感觉神清气爽,让人心醉!
聆听着大海的呼唤,享受着大海的宁静……
轻盈的海风,碧蓝的海水,金黄的沙滩,勤劳的渔民,满载的渔船……这就是淳朴的南日岛,她虽不热闹却时时精彩,虽不华丽却处处珍贵,这就是美丽的南日岛,是个让人流连忘返的旅游胜地!
(作者通联: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初一)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肖兴兴:文章有三美。一、景色美。文章采用写实与想象相结合的手法,描绘出大海平静与愤怒时的不同画面,以及傍晚渔民打鱼归来的生动场景,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大海的秀美风光。二、文字美。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的运用,让文章的语言更添光彩,诗句的点缀恰到好处,更显小作者的文字功底。三、感情美。南日岛的秀丽风光让小作者难以忘怀。自始至终,作者都是怀着一种热忱的情感在抒写,字字句句无不流露出对南日岛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特约点评
福建省云霄县教师进修学校林艺容老师:苏轼曾言:“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旅游就是人生最灿烂的自由,远赴人间惊鸿宴,一睹人间盛世颜。这篇游记,以“莆田南日岛”作为叙述要点,讲述了作者到南日岛游玩的所见所闻所感。南日岛,舟楫往返,海浪咆哮,渔夫满载归海,游人漫步沙滩,风景不绝,人亦欢颜。作者观察仔细,叙述具体,细节描写生动逼真,是篇充满趣味的游记!具体优点有三——
一是游踪清晰,顺序井然。
写游记,首先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仔细描绘,不能走马观花。作者开门见山,直陈旅游之地南日岛的特点,成功唤起读者对所游览之处的神往之情。紧接着,作者坐船渡海,用细腻的笔触将海、岛、人三者巧妙融合,游踪清晰,脉络分明。同时,作者还按照“白天—傍晚—天黑”的时间顺序来描绘南日岛风光,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这样的写法让文章更富有条理,层次清晰。
二是修辞生动,描写细致。
这篇文章修辞出彩,“一群海鸥头戴黑冠”是拟人,使海鸥更加形象化;“无边无际的大海风平浪静,像个温柔的少女”是比喻,生动刻画了大海的宁静;“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引用,增添文采和意境美感;“那气势仿佛要摧毁世间所有的不公与不平”是夸张,突出了大海发怒时的魄力;还有从海鸥戏水联想到自己童年,虚实结合……作者除了整体描绘,在细节处也有刻画,比如渔民捕上来的一条大鱼蹦跳之态和渔民满载而归的喜悦之情都跃然纸上,可见作者文字功底足以称道。
三是由物及人,动静相宜。
写游记,如果只是铺叙自然景色,缺了人文风景,那就失去了游记的灵魂。这篇文章由海上风光特色写到沙滩游人之景,由物及人,自然和人文之意蕴含其中,以此突出旅游的要义。文章动静相宜,既有大海咆哮,又有风平浪静,既有漫步沙滩之人,亦有慵懒躺于沙滩的人,景随人动,人赏景色,一派和谐美好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对莆田南日岛的亲近和喜爱,对家乡的深切依恋之情。
至于不足,开篇作者阐明写作对象“南日岛”,对比大城市,突出的特点是“宁静淳朴”。在后文的描写中,渔民和游人可见岛上物丰民足,热闹繁华——大海并不“宁静”。而且第4段又写到大海咆哮“着实令人害怕与激动”,与所谓的“宁静”更是不搭。如果能在行文中抓住主要特点,展开描绘,文章内在逻辑就更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