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熊传亮:汗水浇灌的稻田

发布时间:2023/11/7 15:58:34

秋风拂过稻田,金色的稻浪勾勒出风的形状,空气中弥漫着稻香。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稻田,从夏季的青涩蜕变到了秋季的成熟。秋季是夏之末尾,冬之开头,虽无绿浪滚滚,也无银装素裹,却也是金黄一片,是丰收的时节,也是老家忙碌的季节。

老家还保留几块地,今年的稻子还没收,爷爷打算带着我去割稻子。在爷爷的呵护下成长的我从来没有体验过真正的农村生活。我对割稻子没有明确的认识。傍晚归来的一个个疲惫的身影,晒得黝黑的皮肤,布满茧子的双手,埋伏在田里各种各样可怕的虫子,无一不在劝退我。

正当我要打退堂鼓的时候,看着爷爷那张布满沧桑的脸颊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又情不自禁地跟了上去。我站在田埂上,一眼望去,满目的金黄,秋风吹过,拨动了稻穗低下的头,一阵接着一阵,稻穗像波涛一样。我在有些炎热的秋天里平静下来。爷爷给我做示范。只见他弯下身子,一手抓住一把水稻,一手用镰刀将稻秆和稻穗割下。这动作看似简单,但当我操作的时候,刚下田就被稻叶割得生疼,抓着一把稻秆,其他的稻穗和稻叶一股脑挡在我面前,一阵风吹过,稻芒刮在脸上,脸上传来一阵阵刺痛。我用镰刀来回摩擦稻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割下一把稻子。我把这一把稻子抱起,放在爷爷已经割好的“小山”旁。枯燥的动作做了一次又一次,我终于忍不住了,脱下手套抓脸,企图缓解脸上的红痒和疼痛,结果脸上红彤彤一片,依旧又痛又痒。想跑去阴凉的地方取水洗把脸休息,但看着爷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身影和他那已被汗水浸透的衣服,我咬了咬牙,继续拿起镰刀。

经过一个上午的劳动,终于到了装袋的环节。爷爷的装满了三个麻袋,满满当当。我惊叹于爷爷的速度,回头看看我的,虽然没有爷爷这么多,还是装了大半麻袋。这时候妈妈开车来了,我迫不及待地冲上车,把空调开到最大风量。我瘫坐在车里,享受这久违的清爽。窗外的景物从车旁掠过,丰收的喜悦在心里蔓延开来。回家的车程大约只有十几分钟,我却在一个上午劳动的催眠下,快速睡着了。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劳动是人生存的根本。劳动成就了万亩良田,成就了幸福生活。勤劳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夏商周的青铜铸造,唐朝的曲辕犁,明朝的《天工开物》都由劳动创造而来。今天,中国人民更是凭借着辛勤的劳动,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这些事例都激励我们坚持劳动,用汗水铸就辉煌。

人类创造历史,劳动改变未来。在稻田里不畏艰辛的爷爷努力劳动、坚持劳动、习惯劳动,收割的稻子自然就多了。劳动充实生活,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用汗水去浇灌,用心去呵护,用劳动去成长,播下的种子,必将硕果累累。

劳动是我们成长必须经历的一课,能够磨炼意志,锻炼身体,培养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收割稻子对于我而言,无疑就是劳动这课中重要的一章。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作者通联:福建省龙岩一中锦山学校初三)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苏文禄:本文通过回乡下割稻子的经历,鲜明地表现劳动的意义。行文中,生动表现人物由不情愿到慢慢适应再到感悟劳动的积极意义,从而告诉我们要珍惜劳动成果,用劳动创造价值的道理,文末巧妙升华主旨。文章对人物的动作、心理等的描写十分精彩。

特约点评

福建省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戴美娟老师:本文一开头就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画面:秋风吹起层层稻穗,金黄色的稻浪此起彼伏,像翻滚的波涛。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丰收的景象令人向往。小作者用“是丰收的时节,也是老家忙碌的季节”来承上启下,自然引入下文劳动的场景。

割稻子是苦活、累活,却是农村最常见的劳动场景。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把这个过程写得真实可感。稻叶割得生疼,稻芒刺痛脸颊,整个脸又痛又痒,光看文字描写就让人觉得难以忍受,何况还是炎热的天气。在小作者笔下,生动地再现了割稻子的场景,让人不由得想起这句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文中的爷爷是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缩影。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用汗水浇灌出沉甸甸的收获。

接着,小作者笔锋一转,由割稻子提升到劳动,谈到中华民族凭借劳动创造奇迹,劳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升华了主题。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