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姚琬晴:做一个讲文明的好孩子

发布时间:2023/11/8 10:56:28
“要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妈妈一向这样教导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课文中的名言警句也在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要当一个文明守纪的小公民。但“文明”到底是什么呢?怎么做才能称得上是文明呢?我似乎明白,但又不是特别清楚,于是我开始向周围的长辈们请教。
爸爸说:“文明就是遵守公序良俗,举止得体。”爷爷说:“文明是一个人素质水平的重要体现。”舅舅说:“文明是一个人进步发展的重要标志。”……关于文明,大家都有着不同的解释。但他们说得好抽象,妈妈决定带我出门去看看到底什么是“文明”。
在小区绿化带旁,我们发现有个小朋友随手将吃剩的香蕉皮往后一扔。妈妈说:“这就是不文明的体现,讲文明的人会把垃圾放置到垃圾桶里,而不是为了便利随手乱丢。”我默默记在心里——文明就是爱护环境。
“啊,呸!”有个衣着时尚、长相帅气的大哥哥竟随地吐痰!那一口青绿色的浓痰就像一个病毒兵团一般,随时准备攻击路过的每一个行人。周围的草地都因为它而丧失了原本青翠欲滴的色彩,叫人唯恐避之不及。这画面真是太让人不舒服了,我忍不住露出嫌恶的表情,大哥哥亮丽的光环也就此消失了!随着观察的深入,我和妈妈还发现有人在车上往外随意抛丢垃圾,有人口吐脏话,甚至还有人破坏小区的护栏就只为了能翻越护栏少走一点路……这些现象让我开始对“文明”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原来不文明的行为会让人深切地感到不舒服,也会严重地破坏公共环境,给他人带来困扰。
我多么希望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在我的周围消失啊!妈妈笑着说:“只要小朋友们认真遵守《小学生守则》,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就能创造一个文明的环境。只要每个人都能从我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文明的现象很快就会消失的!”我听后,坚定地点点头。
这一刻,我第一次对“文明”有了自己的理解——原来,文明首先要学会做到不给别人带来困扰,其次是不能破坏公共环境,最重要的是要主动成为“文明”的捍卫者,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回到家后,我跟爸爸分享了我对“文明”的理解。爸爸说:“光理解还不够,还得做到知行合一,要把自己的理解深刻地落实到行动中,真正成为一个文明有礼的好孩子。”
做一个讲文明的好孩子,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到!
(作者通联:福建省晋江市第六实验小学三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陈红红:面对“文明”这一主题,很多孩子都是一头雾水。是呀!“文明”二字常伴随,但“文明”到底是什么呢?小作者通过询问大人、跟着妈妈到社会上实地探访,终于对“文明”有了自己的独特理解,并在爸爸的教导下,立下将“文明”落实到行动中的决心。相信小作者定会成为知行合一的文明小公民。全文没有关于“文明”的陈腔滥调,而是朴实无华地讲述了小作者从心存疑惑到探寻文明,最终理解、践行文明的过程。文章语言真切,画面真实可感,巧妙地向读者传递出真正的“文明”。
特约点评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教师进修学校黄日生老师:“要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这是小作者的妈妈对小作者的教导。当小作者对“什么是文明”认识模糊的时候,主动开始向周围的长辈们请教。从这一举动中,足见小作者想“做一个讲文明的好孩子”的决心,开宗明义。
在妈妈的引领下,小作者通过“小朋友随手扔香蕉皮”一事,明白了“文明就是爱护环境”。又通过大哥哥随地吐痰、乘客在车上往外随意抛丢垃圾、有人口吐脏话、有人破坏小区的护栏等现象,让小作者对“文明”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原来不文明的行为会让人深切地感到不舒服,也会严重地破坏公共环境,给他人带来困扰。”小作者通过实地探访“文明”的具体事例,获得了对“文明”的感知和认识,这个过程是深刻、有意义的。小作者以小见大,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写出了自己对于“文明”的独特理解。
文章结尾巧妙点题,表达要“做一个讲文明的好孩子”的决心。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