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钟诗琪:让文明之花遍地开放

发布时间:2023/11/8 10:52:58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孔融让梨”“曾子避席”“程门立雪”这些家喻户晓的故事至今仍感动着我们。只要人人讲文明,养成好习惯,不容“小恶”,不拘“小善”,我们就能一起把文明的种子撒向全世界,让文明之花处处开放。
一个秋风习习的下午,我和一位同学在广场上散步。一阵风吹来,我不禁打了个寒战。同学竟轻蔑地说:“风吹一下也要抖几抖?风是你的敌人吗?抖个屁呀。”我一下子呆住了,提醒他:“老师不是教育过我们要讲文明懂礼貌吗?你忘记了吗?这是不文明的话。”那位同学顿时羞红了脸,羞愧地说:“哦,我知道了,对不起,我以后一定会注意的!”
逛了一圈之后,我俩走进了文化中心的图书馆,各自选了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我看得忘乎所以,一时间忘了自己是在安静的图书馆,不由自主就跟同学讨论起书中的人物。我们越说越起劲,声音也逐渐变大,已经影响到邻座的同学。管理员急忙走过来,对我们说:“图书馆是公共场所,不能打扰到其他人阅读,静读才可沉思。”听了管理员的话,我俩把头垂得低低的,用蚊子般的声音说:“对不起,我们错了。”是啊,如果每个人看到自己喜欢的故事,都大声地跟人讨论,那图书馆不就变得像菜市场一样嘈杂了吗?
走出图书馆,我看见一个小女孩正捡起地上的垃圾。只见她弯着腰,弓着背,手一抓,垃圾便到了她的手中。然后她走向垃圾桶,把垃圾轻轻地放进垃圾桶里。这小小的一个举动,不由得让我心生敬佩:做得太好了!这个小女孩如同茫茫人海中的一颗星,她的行为闪着耀眼的光。我要向她学习,做一个讲文明的人。
此时阳光洒向大地,像是给大地铺上一层金色的地毯,微风轻轻拂过我的脸颊,多么舒服呀!微风吹拂着一旁的树叶,发出“唰唰唰”的声响,就像在弹奏着美妙的乐曲……
“不学礼,无以立。”文明是人的文化修养的体现,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从你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一起让文明之花遍地开放!
(作者通联: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益海实验小学三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庄丽凤:小作者以自己一个下午的亲身经历来阐述不文明之举让人烦心、文明之举让人暖心的中心思想。习作巧妙运用了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细节描写,语言生动流畅。最后呼吁人人讲文明,呼应开头,突出中心,显得水到渠成。
特约点评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教师进修学校吴秀丽老师:这篇习作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选材真实,立意高远
小作者记叙了自己亲身经历“文明用语”和“文明阅读”两件小事,把生活小事与社会文明进步联系起来,使得文章有高远的立意。特别文末的呼吁更是把个人的感触升华到群体。          
二、细节描写,感染力强   
习作语言流畅质朴,原汁原味的人物对话、准确的动作描写、细腻复杂的心理刻画,感染力强,为文章增色不少。如:“管理员急忙走过来,对我们说:‘图书馆是公共场所,不能打扰到其他人阅读,静读才可沉思。’听了管理员的话,我俩把头垂得低低的,用蚊子般的声音说:‘对不起,我们错了。’”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将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再如:“做得太好了!这个小女孩如同茫茫人海中的一颗星,她的行为闪着耀眼的光。我要向她学习,做一个讲文明的人。”心理描写情感真挚而饱满,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又如:“此时阳光洒向大地,像是给大地铺上一层金色的地毯,微风轻轻拂过我的脸颊,多么舒服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环境描写,有力烘托了“我”当时的心情。文章语言凝练,描写具体,思维灵动,具有真情实感。
三、线索清晰,首尾照应  
文章开篇写道:“只要人人讲文明,养成好习惯,不容‘小恶’,不拘‘小善’,我们就能一起把文明的种子撒向全世界,让文明之花处处开放。”结尾再次呼吁:“让我们从你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一起让文明之花遍地开放!”首尾相顾,浑然一体。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