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邱予微:寻找文明

发布时间:2023/11/8 10:56:31
妈妈告诉我:“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可是,“文明”究竟是什么呢?妈妈让我自己去寻找答案。
我翻开厚重的历史书,认真地寻找着。在这里,我看到了“逴跞古今,并鉴四大文明”的敦煌莫高窟和“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广汉三星堆;我听到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落瀑之声和“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的美妙筝音。我还读到了大禹治水、孔融让梨、程门立雪、曾子避席等美德故事,认识了被匈奴扣押在塞外牧羊,始终不忘自己使命的苏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以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正是这些延续着中华民族精神血脉的历史遗迹、历史文化和历史人物,滋养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引领我们创造出属于新时代的文明。
新时代的文明在哪里呢?我走进繁忙的小镇,认真地寻找。在这里,我看到一辆辆汽车在斑马线前自觉地停下来,耐心地等待着前面那位步履蹒跚的老人家缓慢走过。
瑟瑟寒风中,老师们站在拥挤的校门口,耐心地劝说家长们排好队伍等待放学的孩子。     
身穿红马甲的乡镇工作人员,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火钳,仔细地钳起每一片垃圾,以确保每一条街道的整洁。
身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在药店门口,向过往的行人免费发放预防流感病毒的中药包,为素不相识的人们送上一丝丝温暖。
在校园里,我看到那些追逐打闹的调皮男生,一看到老师,立马鞠躬并大声喊道:“老师好!”
在公交车上,文质彬彬的大哥哥对刚刚上车的一位老爷爷说:“老大爷,请到这边来坐。”老爷爷笑呵呵地说:“现在的年轻人真讲文明!”   
在超市的收银台前,一个心急的顾客想插队,收银员阿姨微笑着对他说:“先生,请排队,按顺序来。”那个心急的叔叔立马红了脸,一边挠着头说“对不起”,一边乖乖地排到队伍的最后头。
我终于找到了“文明”,我知道她既存在于遥远的历史里,更时时刻刻陪伴在我的身边。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智慧,经过千百年的时光,淬炼成深植在民族血脉中的文明美德,流传至今,滋润了心灵,照亮了我们这个沿海小镇上人们忙碌而美好的生活!
(作者通联:福建省惠安县东岭镇中心小学四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张晓红:围绕着“寻找文明”这个主题,小作者从历史和现实生活这 两个角度入手。在寻找历史文明时,小作者引经据典,大量的诗词、典故信手拈来,侃侃而谈,显示了较为丰富的知识储备。而在寻找现实生活中的文明时,作者细心观察小镇人们的日常生活,从中捕捉文明的闪光点。最后点明正是历史的文明滋养了小镇人们的精神文明,升华了文章中心。
特约点评
福建省永安市西门小学范雪英老师: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华五千年文明薪火相传,为华夏儿女留下了灿如星河的宝贵文化和精神财富。习作开篇写了小作者在历史书中寻找“文明”。接着,话锋一转,着眼当前,又写了“文明礼让”“文明排队”“文明乘车”等新时代的风尚。这是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写身边的事例,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文明。最后一段总结全文,解释题眼,点明中心。
第3自然段是过渡段,小作者意在从古过渡到今。其中写道:“……引领我们创造出属于新时代的文明。”但“新时代的文明”是个大概念,涉及面非常广,习作中列举的相类似的几个事例只是“新时代的文明”的一小部分,更谈不上“创造”。因此,用词的严谨性方面还需多加注意。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