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淼元:开在心中的花朵
发布时间:2023/11/8 10:58:07
我心中有那么一朵花,它皎洁而又美丽,散发着文明的芬芳,给人们带来了甜蜜的滋味。
镜头一
“老师好!”“ 老师再见!”迎着朝霞,披着余晖,一声声清脆的问候,一张张明媚的笑脸从眼前晃过。自从学校开展文明礼仪推广活动后,我时常在校园中听到这些热情的话语。瞧,操场上戴着黑框眼镜的方老师正搬着作业本向这边走过来。一群小同学看见了,便抢先跑过去拿过老师手上的作业本,高声说:“老师,我来!”那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真叫人喜欢。楼道口,正挥舞着扫帚打扫地板的两位高年级姐姐看见陈老师走过来了,赶紧停下手中的活,问候道:“老师好!”再快步把路让出来……路过的每一位老师都笑容满面地点头,一句句夸赞声不绝于耳。
镜头二
夏日的午后,天空就像娃娃的脸一样,说变就变。刚刚还骄阳高照,转眼间乌云就黑沉沉地压了下来。 “轰隆隆——”雷声响起,豆大的雨点儿从天上打了下来。路上的行人行色匆匆,我不由加快脚步往前赶。“哗啦——”突然耳边传来了一声巨响,紧接着是一声喊叫:“哎哟!”我扭头一看,原来路旁的水果摊前,一位大娘不小心撞上了装水果的竹筐,水果撒了一地,竹筐倾斜着,正好压住了她的脚。我暗暗想:真是天公不作美,这下该大吵一顿了?让人意外的一幕出现了,老大娘一脸紧张地开口道歉:“对不住,我没,没看到……”但见摊前的阿姨爽朗一笑,答道:“大妈,该我说对不起,我的竹筐把您的脚砸到了,来来来,坐这,我帮您看一看。”听了她俩的话,我心中一热:她们都在为对方着想,可真是新时代的文明人呀!她们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
镜头三
马路中间,一位满头白发的老爷爷拄着拐杖正蹒跚而来。“10、9、8、7……妈妈,马上要变红灯了,那位老爷爷才走了一半,怎么办?”稚嫩的童声响起,声音中隐隐还夹杂着一丝担心。“宝贝,让我们一起去帮帮他,把老爷爷牵过来,好吗?”“好。”闻言,我不由得向他们投去敬佩的目光。只见年轻的妈妈拉着小男孩的手,快步走向了那位老大爷……是啊,与人为善不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吗?
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把文明的种子种在心中,让它悄然绽放出绚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只要人人都愿意讲文明,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作者通联: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新度中心小学四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吴志玉:小作者选取了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校园里的师生问好、雨天的意外、扶老爷爷过马路等,行文中如同拉家常般娓娓道来,读来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此外文中描绘的一个个生活场景,每个场景都蕴含着“文明”的主旨,中心突出。全文语言自然、流畅,结尾点明中心:“只要人人都愿意讲文明,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特约点评
福建省厦门海沧延奎实验小学邱晓兰老师:说起世界上最美的花,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可如果说“文明之花”是最美最靓的,应该没人会反对吧?小作者巧妙摄取了自己生活中的三个镜头,让我们知道了“文明之花”处处开,酷暑严寒永不败。
一、巧拟题,寓深意
都说“题好一半文”。好的题目犹如文章的眼睛,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好的题目可以引人入胜,发人深思,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开在心中的花朵”就是一个好题目。它让人不禁想知道:是什么花可以在心中盛开?这花有多美多香多好呢?同时,也会沉思,这“开在心中的花朵”真的是我们日常所见的花吗?会不会另有所指?你瞧,一“题”激起千层浪,好的题目就能让人有这样的阅读期待。
二、巧布局,明结构
小作者具有谋篇布局的意识。习作巧妙以“分镜头”的形式来推进,在时间和空间的变换中选取了三个不同的“镜头”来记录生活中的“文明”行为。这其中,有稚嫩小童,也有白发老人;有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也有行色匆匆的陌生人。不同的人,不同的事,看似毫无关联,可在小作者的三个“镜头”布局之下,结构清晰,巧妙串起了“文明”的主题。
三、巧特写,抓细节
小作者还是个生活的有心人。她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因为她知道一件件小事都是习作的源泉。她还尝试从众多的人和事中选取典型事例来描写,从每天清晨师生的相互问好到街头陌生人的相互谦让,从同学们帮老师拿作业本到母子俩扶老爷爷过马路,都是小作者抓取的“特写镜头”,让我们从这三组“镜头”中以小见大,共同种下“文明”的种子,期待它长叶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