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鑫浩:散发着书香的父爱
发布时间:2023/11/17 9:31:03捧起《朝花夕拾》,那已有点泛黄的书页都挡不住鲁迅先生文字的魅力。窗外黄叶飘落,一阵秋风拂过我的脸颊,沉浸书香之中,徐徐而来的,还有那个秋夜的记忆……
那晚,我伏案做题,正为数学题苦恼得抓耳挠腮,一阵熟悉的声音传入了我耳中:“还在做数学题呀,从放学到现在也已经做了个把小时了,要不看看书?”我一抬头,看见父亲正背靠在木制的门框上,一只手插在已经洗得褪了色的裤兜里,另一只手上捧着一本《朝花夕拾》,脸上还露着微笑。
窗外的红叶如同仙女般徐徐飘摇,映着夕阳,慢慢地落在了我的窗台上。我漫不经心地回答:“我这题还没解完呢,再等等。”我本以为父亲会转身离开,没想到他竟拉开了我旁边的座椅,安然坐下,嘴里还喃喃自语道:“鲁迅的文笔真好啊!你看这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想我小时候也是上山砍柴,赶鸭子放牛,生活充实得很呐,要是我也有他这样的文笔,那说不定我会比他更出名……”一阵阵爽朗的笑声在我耳边回荡着。
父亲从小就生活在农村,我经常听他谈童年趣事,比如砍树差点砸断腿,捅蜂窝时被蜜蜂蜇得疼了好几天,这些无一不逗人捧腹大笑。他更经常念叨他高中时,语文老师课上讲的生动内容。父亲十分爱看书,有时读到一些金句,就会突然从床上蹦起,指着书页兴奋地对我们述说着,就像一个得到糖果的孩子一样。
他在旁边述说着《朝花夕拾》的语句段落,而我因为在思考数学题,就“嗯嗯”地搪塞了回去,渐渐地,身边就没了回音。过了半晌,我终于做完了数学题,看向了桌角——夜风把书本吹开了,我看到了书页上父亲满满的手写记录,心底瞬间歉意席卷。我拿起书想当睡前消遣,便悄悄地熄了灯,关了门。悄悄摸回卧室后,竟看到狭窄的单人床上多了一个突兀的存在——父亲,他坐在床上睡着了,我的眼眶一时间就湿润了。我帮父亲掖好被子,坐到椅子上,看起了书,细品着字里行间父亲深深的爱。
夜风凉了起来,月光穿过窗帘缝隙洒在书页上,门外的树不再摇曳了,只有书页沙沙地响着。
第二天醒来,耳畔是父亲愧疚的声音:“你怎么自己坐在椅子上睡着了,我昨晚本想和你分享我的读书感悟的,却不小心睡着了,对了,书你看了吗?”我点了点头,于是父子俩坐在沙发上讨论起了书里的内容。我无意间瞟见了父亲头上的白发,昨晚的心酸又重现,眼眶湿润,狼狈地急忙擦干,来不及多想,耳边不停的话语,促使我又和他一起沉醉于书香中……
父亲啊,愿那艰苦的岁月不在你已经有点儿弯的背上长留,不在你的眼角过多琢磨。我不愿时光倒流,只愿岁月长留,愿能再次细品你那散发着书香的父爱——这是小小的满足,也是莫大的幸福!
(作者通联:福建省惠安螺城中学初三)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钱秋蓉:小作者笔下,一个爱书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父亲的爱好如春风化雨般感化着小作者,优良的家风沐浴着这个温馨的家。这是小作者的幸福,是难能可贵又别致可爱的幸福。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电子产品对人生活各方面影响甚广、甚深的环境下,这样的父爱虽平凡,却显真挚而厚重。小作者焉能不感受到幸福所在呢?
特约点评
福建省漳州市普教室郑丽洪老师:本文以品味书香——阅读名著《朝花夕拾》写起,引出小作者的回忆。文中描绘了一幅日常学习生活的画面:我解数学难题,父亲陪在一旁阅读《朝花夕拾》。再引出我所了解的父亲的童年趣事,那一切似乎不逊于书中故事的精彩。然而思考数学题的我无暇与父亲很好地共鸣,也没有领会父亲想与我分享阅读感受的简单愿望。解题完毕,仔细翻阅书页上父亲的手写笔记,我明白了父亲字里行间深深的爱。结尾父子“沉醉于书香中”照应文题,抒写了散发着书香的父爱给予我的满足与幸福。
善于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文中几处环境描写烘托到位,氛围感满满,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增强了表达效果。比如:“窗外黄叶飘落,一阵秋风拂过我的脸颊,沉浸书香之中,徐徐而来的,还有那个秋夜的记忆……”“夜风凉了起来,月光穿过窗帘缝隙洒在书页上,门外的树不再摇曳了,只有书页沙沙地响着。”
选材新颖独特也是文章一大亮点,文中选取父亲童年生活与阅读的密切关联,以及父亲热爱阅读的好习惯对我产生的影响,很好地诠释了主题。同时,随着行文的一步步推进,文末第二人称“你”的转换,更是进一步升华了主旨,“我不愿时光倒流,只愿岁月长留,愿能再次细品你那散发着书香的父爱”,抒发了亲情之浓厚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