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涵涵:幸福就是身边有爱
发布时间:2023/11/17 9:39:50什么是幸福?在我看来,幸福就是因爱而生的欢喜心。炎热的夏天,爱在家里吹空调,凉爽的温度让心里欢喜,这是幸福;考到理想的成绩,心里高兴,这是幸福;下午放学,爱静静地看着漫天云霞,想象那是对我一天努力的嘉奖,心里的愉悦满满的,这是幸福;而最幸福的,便是忙碌了一天回家,听着妈妈千叮咛万嘱咐的唠叨。
我的妈妈是一个极为唠叨的人,我做对了什么事,做错了什么,妈妈总是絮絮叨叨地说个不停。母亲总是在我早上上学时铺开话题,在我中午回家时发表见解,在我晚上睡觉前总结陈词,节奏控制得舒缓自如。妈妈的肺活量大得惊人,不仅唠叨一天不累,还能保持极高的音量,这让我十分佩服。
我翻起了时间的书,把思绪定格在妈妈要去浙江的那天下午,我高兴极了,因为我终于可以过过没有妈妈唠叨的安静日子啦!
出发前,妈妈唠叨了一大堆,如果话语可以化作砖头的话,妈妈出发前唠叨的话足够从福建铺路到浙江。好不容易送走妈妈,晚上躺在床上,我兴奋得无法睡觉,很晚才艰难睡去。第二天早上,耳边没有妈妈不停叫我起床的唠叨,睡得很舒服。可是一看闹钟,已经七点了,我脸也不洗,牙也不刷,提着书包就往学校冲,险险地踩着上课铃声到达。可一坐在位子上,肚子就毫不客气地提出抗议,批评我没有如往常一样喂饱它。我只好艰难地与它争斗,一会儿捂住肚子,一会儿猛地灌水,一会儿出声安慰,忙得无心听课。终于熬到放学,我疲惫地回到家,一开门,习惯地喊:“妈,我回来了!”却没人回应,爸爸外出工作,妈妈不在。家里没有妈妈的唠叨,桌上也没有可口的饭菜,我不禁感到失望。我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煮饭,安安静静地吃饭,再安安静静地出门,没有妈妈在耳边唠叨,也没有人听我倾诉,我寂寞极了,连房间都好像忽然变大了,大到我发出的任何声音,都能瞬间奔逃到我耳朵够不着的角落。
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却怎么也睡不着,脑海中回忆着往事:春天上学时,妈妈硬是把雨衣塞进我书包,说预报今日有雨,果真下午放学就下起了大雨,回家没有被淋湿;夏天去田野玩时,妈妈硬是让我把防晒衣穿上,还威胁着不让我脱,结果其他小伙伴手臂都被晒黑甚至晒伤了,我却没有;秋天秋游时,妈妈让我带上小药包,说有备无患,果然,当天秋游,我不小心被擦伤,幸好带了小药包;冬天晚上,每天睡前妈妈总要唠叨一番,叮嘱我关好窗户,盖好被子……好多好多,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妈妈的唠叨中包含了许许多多的付出与爱,每一句叮咛与嘱咐,都是她对我的关心与保护。在离开妈妈的那几日里,空荡荡冷清清的屋子让我明白,有人唠叨也是一种幸福。
没几天,妈妈出差回来,包还未放,洪大的声音就炸开了屋子的沉闷:“你这几日有没有按时吃饭?垃圾食品要少吃,家里这么乱也不收拾……”听着妈妈的唠叨,我的嘴角不由得挂起微笑,心里溢满了幸福。
原来,幸福其实很简单,那便是,身边有爱,哪怕唠叨。
(作者通联:福建省南安市榕桥中学初二)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王邦尧:幸福这一主题,很多人会有很多旁逸斜出的写法,但作者选择了最为永恒的亲情主题来表达。这一主题虽然永恒,但要写得精彩并不容易,因为很难出奇。作者选择了妈妈的唠叨为切入口,算是比较新鲜的想法。
开头以一些小小的幸福起兴,引出文章的主题,接着便开始了主题的铺排,先写妈妈爱唠叨,再以妈妈不在的几日生活来写没有唠叨的孤单,然后回想起有妈妈唠叨的四季,最后总结和提升主题——幸福,就是身边有爱,哪怕唠叨。整篇文章行文流畅,结构清晰,语言准确生动,情感丰富而真实,读来活泼有味。
特约点评
福建省南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张容秀老师:英格丽·褒曼有言:“如果一个人只有幸福,那他就不会懂得什么叫幸福。只有尝过悲哀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幸福的甜美。”人们每天都生活在幸福之中,但往往对幸福熟视无睹,小作者叙写了从对母亲的唠叨的不耐烦,到明白在母亲的声声唠叨中氤氲浓厚爱意,明白了幸福就在身边,它要靠我们慢慢去品味,细细去咀嚼,用心去欣赏,得出了“幸福就是身边有爱”的人生感悟。
一、点题定位,落笔显意
小作者借助设问开篇,启人深思,巧妙地把读者带入思考的天空,由优美的排比句式入题,丰富文章意蕴,增强了文章的艺术美。开门见山,让人一望而知其旨,点明了文章的记叙对象“我”眼中的幸福,引出下文对母亲唠叨的描写。文章叙事过程具体,全文结构清晰、严谨,情感真挚自然。
二、巧设情节,营造波澜
小作者巧妙创设母亲离家后,其将迎来自由、安静的“幸福生活”的情节,但“安静”的一天并不如其所愿地“幸福”。从一波三折的情节中,作者悟出幸福的内涵就是:身边有爱。文章情节跌宕起伏,采用插叙的方法前后衔接自然、界线分明,丰满了“母亲”的人物形象,更凸显了幸福意味的浓重。
三、修辞行文,句有意蕴
本文对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熟练且准确,句式整饬,富有美感,为文章增添了浓郁的文学色彩和韵味。在行文过程中,小作者巧用比喻,增强语言的形象之美;巧用排比,增强语言的气势之美;巧用拟人,增强语言的灵性之美……多种修辞手法让文章锦上添花,使得文章文采飞扬。
提升之处:
篇末应升华。通过母亲“在家”与“离家”的对比,我们应知“母亲的唠叨”藏着爱意,充满着幸福。文章篇末处小作者虽对幸福的内涵进行了总结,但对“唠叨”中的爱意理解不够深刻,升华主题有所欠缺。若能加以补充,会让抒情更加自然,结尾更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