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孔陈绪:一个名叫幸福的粽子

发布时间:2023/11/17 9:42:14

前几天,我梦到了外婆。想来,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外婆了。

每年,当餐桌上摆上手掌般大小的米粿,散发出浓浓的艾草香时,就是我们一家人一起回漳州外婆家的日子。经过街角,踏上青石板路,再穿过一条专属于我的秘密通道,就来到了外婆家的门口。远远的,就闻到一股熟悉的味道,糯米和五花肉混杂着粽叶的清香。一闻到这个味道,我就知道——我们到家了。

“外婆,我们回来了。”我迫不及待地推开门进去。一听到我的声音,外婆立刻从厨房走出来,脸笑开了花。外婆用一口淳朴的漳州话招呼我:“好囝仔,你来了。先坐下来等一会儿,阿嫲给你拆粽子吃。”外婆把最大的那一个粽子剥好,浇上红通通的辣椒酱,摆在碗里,煞是好看。我用筷子轻轻一拨开,粽子的甜香就扑面而来。这时,肥而不腻的五花肉,香甜软糯的板栗,金黄诱人的糯米,全都展现在眼前。一口咬下,弹牙又不粘牙,从口到心,我感觉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记得小时候,我的学业压力没这么大时,我们还会提前一天到家,和外婆一起包粽子。外婆总会提前一个晚上准备好食材。糯米、香菇要提前泡发,五花肉剁成小块,放入冰箱保鲜,剥好的板栗,一个个挺着土黄的肚子摆满一盆。第二天,我们一到就一起包粽子。外婆包粽子的手法很娴熟。她将两片粽叶折成漏斗似的形状,在内部先铺上一层浸泡过的糯米,再塞上准备好的食材,最后用糯米铺满整个粽子,盖上封口,用绳子扎紧。外婆做的粽子个个饱满,似乎只要再塞一粒米,就会溢出来了。

每次做粽子,最考验耐心的便是煮粽子的环节。火候正好则味道正好,香气随着水蒸气缓缓升起,散布到四处,让人垂涎三尺。无论是粽叶那迷人的清香,还是卤肉的味道,都让人抵挡不了。每当这个时候,外婆还会额外给我做一些小零食,有时候是虾片,有时候是“猫耳朵”,让等粽子等到抓耳挠腮的我,可以安静地吃零食、看电视。

著名作家贾平凹说过,人的胃是有记忆功能的。一个人在童年时喜欢吃的食物,会在他的味觉里留下深深的烙印,长大后,无论走过多少山川大地,吃过多少美味珍馐,这些你曾经吃过的食物,带着家乡符号的味道,经过岁月的发酵和沉淀,成为难以抹去的乡愁。

是啊,这个名叫幸福的粽子,也许并不是世上最美味的食物,却是我最深的乡愁。因为,我知道,在外婆的心里,我永远是她那个最喜欢吃粽子的小孙囝。

(作者通联: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实验中学初二)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刘小丽:文章语言生动,画面真实感人,极富有闽南的生活气息。是啊,食物往往有时就是一个人最深的情感。当我们将深情思念寄托于某种物品上时,也许情感就有了归宿。

特约点评

福建省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戴美娟老师:本文紧紧围绕粽子,通过叙述回外婆家吃粽子、包粽子的美好回忆,揭示了主题:留在记忆深处的食物总是带上爱的烙印,散发着幸福的味道。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本是寻常小事,却因为粽子里包含着外婆对“我”的疼爱,而让人难以忘怀,回想起来带着幸福。正如文中所说:“一个人在童年时喜欢吃的食物,会在他的味觉里留下深深的烙印……这些你曾经吃过的食物,带着家乡符号的味道,经过岁月的发酵和沉淀,成为难以抹去的乡愁。”

小作者对吃粽子、包粽子的描写生动形象,让人如临其境,眼前仿佛真的就有一盆冒着热气的粽子散发着诱人的光芒,又好像看到外婆一脸慈爱地忙碌着包粽子。这就是细节描写的魅力,也足见小作者有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