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叶蓓宁:拒绝蒙昧,是谓文明

发布时间:2023/11/17 15:46:29

那天放学走在天桥上,一丛丛三角梅映入我的眼帘。夕阳余晖洒在花叶上,天桥下过路的车放射出的耀眼灯光也将三角梅衬得如此夺目。我驻足,看得入迷,不禁想起了祖母与三角梅的故事。

祖母如三角梅,热烈绽放;又如太阳,释放光和热。她坎坷波折,走过大半生,依然在追求奋进。

我的祖母,少时家中贫困,小小年纪就得跟父母去田里干活,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复一日。每每她望见背着书包、欢声笑语的学生们,就分外羡慕。她曾央求过她的母亲:“能让我去上学吗?哪怕是上一年也行!”可惜她的母亲以要花钱且地里没人干活为由,狠心地拒绝了她。她不甘心,又请求父亲,结果还是一样。她的父母从未读过书,她的祖辈更没读过书,根本不理解读不了书的苦衷,不明白渴望读书是一种什么滋味!

按捺不住的心让祖母常常偷偷跟着上学的孩子们来到学堂。学堂种了许多三角梅,祖母就在三角梅旁听里面的老师讲课。老师见状,告诉她:“三角梅坚韧不拔、热情奋进,正如我眼前的你一样可爱。”祖母将这句话深记于心,倒背如流。从此,更是得了空便一路快跑,做风雨无阻的旁听生。小学堂屋舍破旧,但在她的眼中无比神圣。学堂里的种种在她心中泛起阵阵波澜,回家路上,回望着“远远围墙,隐隐茅堂”,内心得到些许满足。

如今,祖母在院子里种满了五颜六色不同品种的三角梅。每次回去看她,她总是招呼我一起给三角梅浇水、施肥和修剪。三角梅的苞片柔如彩绢,三枚苞片包裹着烛台般的花蕊,一簇簇,一团团,宛若仙子雅集。她采下一朵黄色的三角梅别在我的耳边,我则采下一朵红色的三角梅夹在她的发卡上。

祖母又跟着爷爷识字、学算数,现在仍然在努力学习普通话,以便听得懂收音机和看得懂电视。这不,最近从花卉养护书里学到了要诀,才把花儿养得这么娇艳呢!她常悄悄和我探讨一些知识,每弄明白一点,便欢欣雀跃,一如求知欲饱满的小学生。种种稀松平常之物,在她眼中是如此美好。

英国作家罗斯金曾说:“文明就是要造就有修养的人,人类精神的富足就是一种文明进步的表现。”我亲爱的阿嬷啊,您一生追求文明,拒绝蒙昧,拒绝向一代代传下来的狭隘偏见妥协。您虽未正经上过学,但到了古稀之年仍在不断地学习新事物。文明开化在您以及您这一辈人的身上,是这样艰难,又是这样坚定!

祖母身上的文明是熠熠生辉的,这也激励着我积极进取。而随着时代的进步,追求精神富足的人越来越多,这也许就是时代的新文明。

(作者通联:福建省惠安螺城中学初三)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钱秋蓉:小作者独具视角,从祖母身上感悟到对文明的一种理解。在广大农村,老一辈的人很多都是像文中的祖母这样,得不到进学校学习的机会,而不向命运妥协的抗争就显得尤为可贵。小作者情感细腻,善于倾听故事,又善于与祖母相处,从中领悟到一个道理:没念过书,但是拒绝蒙昧,坚持学习,不断进步,这就是一种文明的体现。可谓以小见大。

特约点评

福建省尤溪第一中学文公分校陈红华老师:本文立足“文明”这一主题,没有从恢宏壮大的文明史诗铺开,而是从身边的“小人物”中挖掘文明的真谛,也引出了小作者对文明朴素但引人深省的理解和阐述,即“拒绝蒙昧,拒绝向一代代传下来的狭隘偏见妥协,是谓文明”。全文立意新颖,主题突出,同时在刻画人物形象上也展现了小作者的巧思和对祖母浓厚的感情。

小作者擅长用情景交融、借物喻人等方法来描绘人物形象,陈述故事,如开篇小作者即从三角梅和夕阳余晖交融的影像起笔,引出祖母和三角梅的故事,并将祖母比作三角梅和太阳,既热烈绽放又释放光和热,突出了祖母的个人魅力和对小作者深深的影响。而在回忆部分,小作者又提到了坚韧不拔的三角梅和屋舍破旧的小学堂,既体现了当时祖母学习环境之艰苦、学习意志之坚定,又使得祖母似三角梅般热情奋进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而对如今祖母院子里纷繁盛开的三角梅的描绘,如“三角梅的苞片柔如彩绢,三枚苞片包裹着烛台般的花蕊,一簇簇,一团团,宛若仙子雅集”,则侧面反映了祖母对三角梅的热爱和照看之细致,体现了祖母饱满的求知欲和发掘身边稀松平常物件之美的能力,这宛如仙子雅集的三角梅,又何尝不是祖母在小作者心中的形象呢?

在文章末尾,小作者通过引用罗斯金的话承上启下,从祖母的故事延伸到对祖母追求文明,拒绝蒙昧,一生不断学习新事物的赞叹和敬佩,并进一步延伸至时代的新文明,使读者深入思考追求精神富足的意义和价值,使得全文的主旨进一步升华。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