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李翊鸣:知识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3/12/27 9:31:15
时光匆匆,转眼间我已经上三年级了,但很多小时候的事情至今还记忆犹新。
那是一个晴朗的早晨,老师带领一年级的同学们去挖土豆,大家觉得很新奇。
来到菜园里,我看到绿油油的土豆叶子在秋风中摇摆。这时,我的好朋友小昊拉拉我的袖子,好奇地问:“土豆在哪里呀?我怎么没看到?”我说:“土豆是长在地下的,我有挖土豆的诀窍。”于是,我找到泥土凸起的地方,用铲子将泥土拨开。果然,我发现坑里静静地躺着一个土豆。再往下挖,更多胖乎乎的土豆出现了。阳光照射到那些土豆上,它们就像一个个胖娃娃,争相向人们报告着丰收的喜讯。
小昊看到了这么多土豆,自己也尝试着挖了起来。只见他一铲子下去,“咦?怎么是一个残疾的土豆?”大家循声望过来,纷纷哈哈大笑起来。“好可怜的土豆啊!它都破相啦!”看着被切成两半的土豆,他有点失落,不想再挖了。我微笑着安慰道:“没关系,你要多尝试,一定会成功的。”在我的帮助下,小昊也收获了很多土豆。其他同学看到,都纷纷跑过来取经,我告诉他们:“挖土豆要耐心,因为土豆是家族式生长,要找到泥土裂开的地方,然后在旁边挖,这样才能完好无损。”大家试了试,果然一挖一个准。
由此可见,简单的劳动也蕴含着大道理。知识的力量可真大呀!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知识,让生活更加美好!
(作者通联: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三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闫浩:“劳动”和“知识”,两个寓意深刻的词语,是我们人类文明能够持续发展的关键。这个年纪的同学,能够积极参加劳动已然值得称赞,更为可贵的是,小作者还能将知识运用到劳动中,最终领略到其伟大的力量。如果不是学习时的专心,劳动时的用心,又怎么能有这般明悟呢?愿你我都能和小作者一样,有一颗对于知识的热忱之心。
特约点评
上海市梓城学校王晨华老师:这篇习作的第一个优点是写得比较生动有趣。可见,小作者在下笔前是经过一番认真思考的,并能够在那次普通的挖土豆劳动中发现了“知识的力量”,而且将那个发现作为中心内容来写。
第二个优点是写得层次清楚。在习作的主要部分,先写自己怎么挖土豆的,使一个个土豆不受伤害,再写同伴小昊不会挖土豆,乱挖一通,使土豆受到伤害,“我”用挖土豆的经验和知识教小昊,使他也获得了成功,同时也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兴趣。大家按照“我”的经验挖土豆,“果然一挖一个准”。
第三个优点是写得比较生动。有优美的景物描写:“绿油油的土豆叶子在秋风中摇摆”;有真切的动作与语言描写:“我的好朋友小昊拉拉我的袖子,好奇地问:‘土豆在哪里呀?我怎么没看到?’”“我找到泥土凸起的地方,用铲子将泥土拨开。果然,我发现坑里静静地躺着一个土豆。”有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描写“胖乎乎的土豆”“像一个个胖娃娃,争相向人们报告着丰收的喜讯”,使读者也对那些土豆产生喜爱之情。
但是习作还有一些缺点。一是“小昊”没有姓氏,不真实,不实在。联系到现在不少学生记叙文中“小明”“小白”层出不穷,结果是“不明”“不白”,这是受了某种不良作文风气的影响。我们的优秀课文中,除了人物的语言中出现“小×”外,作者的叙述语言中会写“小明”“小白”吗?没有的。
第二个主要缺点是有些地方用词不准确,语序不合常理。如第4自然段“怎么是一个残疾的土豆”一句中,明明是小昊挖土豆不得法,把土豆弄“破相”,怎么说成是“残疾的土豆”?应该说“我怎么把土豆弄伤残了啊”才对。生活中,某些人口语中不当的用词,我们写作文时,没有特别的用意,就应当做必要的合理的改动,这也是一种“修辞”。
第三个缺点是语言顺序不当。第4自然段后面描写“我”向同学们“传经”:“土豆是家族式生长,要找到泥土裂开的地方,然后在旁边挖,这样才能完好无损。”这番话应该在“安慰”小昊时已经说过的,应该在前面写“安慰”小昊的语句时写出来。后面只要写“我又将刚才传授给同伴的经验再给大家讲了一遍”之类的就很得体了。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