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宸静:阿太发“红包”
发布时间:2024/1/4 12:31:11
我的阿太今年已经81岁了,因为舅公一家人远在郑州不常回来,家里就只剩她了。为此,我和妈妈每个周末都会去看她。上个星期我已经教会阿太发微信,这星期我决定趁热打铁,再教阿太 “微信发红包”。
星期六早上吃过饭,我和妈妈照例来到阿太家,只见她坐在门口,戴着老花镜,正拿着手机和外婆聊着天呢,时不时还发出阵阵笑声,那模样真是可爱极了。一看到我和妈妈走过来,她连忙拉着我的手说:“这微信真是新奇,就像看电视一样,可以听到声音,看到脸,现在要找人聊天方便多了!”我趁机对她说:“阿太,今天我再来教你用手机微信发红包、抢红包,好吗?”阿太听了露出惊讶的表情:“真的吗?手机也能发红包抢红包?这时代真是啥都有啊!”
我在阿太身边坐下,用她手机关联了我的私人银行卡,设定好了指纹密码,一通操作后,开始用闽南语教她微信发红包:“先打开微信,点到通讯录,找到好友点击打开……”阿太按我说的做,结果不是找不到人,就是按错键,反复试了几次,第一步终于过关。
接着,我又教她第二步:“先找‘+’图标,再找‘红包’的图案,进入界面,输入数字,点击下方红色的‘塞钱进红包’,按下指纹,就可以给好友发红包了。”可是,反复试反复错,逗得她自己哈哈大笑。我又认真地教了她几次,她也学得来劲,不会就问,经过一番努力,第二步闯关成功,成功发出第一个红包给舅公。很快舅公就给阿太回复了语音:“阿母啊,你真巧(闽南语:聪明),不仅会晓(闽南语:懂得)用微信跟人聊天,还会用微信发红包了啊!”舅公又给阿太发了个红包,我让阿太用手指点开红包,她激动地说:“好玩,这微信真是便利!”一旁的外婆听了也跟着笑了起来。
妈妈感慨地对我说:“宝贝,你看,现在你、我、外婆、阿太都用微信了,我们的生活真便利,真好!”
是啊,生活在这样的新时代,真幸福!
(作者通联: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桥头中心小学五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陈兰兰:小作者抓住自己教阿太发“微信红包”这一事例,具体写了阿太学发“微信红包”的过程,形象生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阿太的喜爱之情,也把阿太的可爱与家人之间的爱体现得淋漓尽致。文末点题,歌颂了祖国的飞速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习作内容源于生活,文笔流畅,描写细腻,具有真情实感。
特约点评
福建省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朱春烟老师:整篇习作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语言质朴。围绕“阿太学发红包”这一条线索,清楚交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老少四代在享受着时代发展带来的生活便利,其乐融融。本文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一是善于运用典型事例凸显文章主旨。一位81岁的老人还在努力地向小辈学习生活技能,适应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事例传递出的正能量更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二是综合运用写人方法表现不同人物的特点。“我”对长辈的孝心和耐心蕴含在分步骤的教程中,蕴含在细致的讲解和示范中。而“阿太”的“阵阵笑声”“惊讶的表情”“激动地说”,这些词句,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性格爽朗、好奇心十足的可爱老太太。
三是通过写人的反应来表达感情。真实而质朴的人物对话,充满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衬托出一家人对“阿太”呵护和关爱以及对时代发展带来美好生活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