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玺诺:我的家乡在变化
发布时间:2024/1/4 12:38:40
我出生在闽南的一个小镇,这里青山远黛,近水含烟。整齐的花草,葱郁的树木,蜿蜒流淌的河水,无不让人流连忘返。春去秋来,时光荏苒,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错落有致的高楼大厦,郁郁葱葱的生态公园,都在向大家展示着她翻天覆地的变化。
说起变化,其实我家的变化那才是真正的大呢!爸爸说,他小时候住在老街巷子里的阁楼上。红砖墙,黑瓦片,看起来又脏又乱。房子很小,仅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家里的东西挤在一起无处安放。小小的阁楼采光不好,通风不畅,夏天热得汗流浃背,冬天又冷得瑟瑟发抖。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每天都是自己走路去上学,兜兜转转穿过几条巷子几条街才能到达学校。小时候很调皮的爸爸还闹出一段糗事。某一天下午放学后,他没告诉爷爷奶奶便去同学家写作业。天黑了,爷爷奶奶找不到孩子,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几经打听才知道是虚惊一场……在我看来,那真是“交通靠走,通信靠吼”的年代啊!
而我呢?从出生起,便住上了华丽的小洋房——景色宜人的庭院,宽敞明亮的客厅,精致典雅的书房。我可以在家里恣意地奔来跑去,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家人的欢声笑语。时代和科技的进步,也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空调的出现,让冬暖夏凉不再是梦想。手机、平板,各种智能家居也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无限生机。马路变得既宽阔又平坦,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我们乘着便捷的交通工具上学放学,这让我们能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之中。智能的电话手表,让我们随时能与家人联系,爸爸妈妈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的确,以前的小镇是贫穷的,是落后的;而现在,她是美丽的,是富饶的。每当夜幕降临时,灯火阑珊,散步的人群,三三两两,谈笑风生。白天安静的公园和广场也热闹起来,有跳广场舞的爷爷奶奶,有跑步健身的叔叔阿姨,有嬉戏打闹的小朋友,一张张笑脸都写满了大家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赞美!
现在,我的小镇已经发展成为生机勃勃的国家级台商投资区。这如诗如画却又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家乡令我爱之不已,是伟大的祖国让我的家乡日渐繁荣,我爱我的家乡,更爱我的祖国!
(作者通联:福建省漳州市台商投资区角美中心小学五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黄艺雪:小作者开篇直入主题,“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错落有致的高楼大厦,郁郁葱葱的生态公园”,生动的语言描写点出了家乡焕然一新的现状。接着运用对比的手法,从“爸爸”和“我”两代人的住、行、用等方面写出了家乡的变化,过渡自然,结构完整。结尾写出了家乡现在的成就,呼应了开头,表达了小作者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特约点评
福建省厦门市新翔小学黄宗耀老师:短文通过家乡今昔对比,重点写了家乡巨变:道路宽了,楼房高了,公园美了,通信设备先进了……小作者感情真挚,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字里行间透露出无比的自豪。
文章一开头,描述了一个美丽的乡村小镇的概貌;接着写了爸爸小时候的经历,住房拥挤、走路上学,说明那是一个“交通靠走,通信靠吼”的年代;然后笔锋一转,通过“而我呢”过渡到“我”舒适的童年生活。这样鲜明的对比,抒发了小作者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
文中大量使用偏正结构的短语,也是一大特色。如:“景色宜人的庭院,宽敞明亮的客厅,精致典雅的书房”“整齐的花草,葱郁的树木,蜿蜒流淌的河水”……这样的短语连续使用,使得语言流畅优美,读起来很有节奏感,增强了文字美、音乐美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