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圣杭:集体智慧大
发布时间:2024/1/4 12:48:39
3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老师领着我和几位同学一起来到学校的菁美园,告诉我们第三块地是我们的责任地。一听,我们可高兴了,这下我们也可以像农民伯伯一样自己种田了。
老师问我们:“你们觉得种些什么好呢?”
“向日葵。”一位同学说道,“不仅可以美化菁美园,还可以品尝葵花籽。”
“不行,这块地那么小。”一位同学否定了他的想法。
“种圣女果吧!有地、有阳光,空间也足。”又有一位同学出了主意。
“好啊!”大家都点点头,种圣女果得到了一致赞同。
老师负责购买圣女果苗,我们负责寻找营养土。准备工作就绪,我们就开始了劳动之旅。每天做完早操,我们都会去照顾圣女果,帮它松土、浇水、添加营养土,圣女果在我们的照顾下茁壮成长。
有一天晚上狂风骤雨,我们几个都特别担心那幼小的圣女果是否能战胜暴雨,我们就约定第二天早点去看一下。
第二天我们早早来到菁美园,一眼就发现苗儿们有的被连根拔起,有的倒在土中,有的苗茎都折了。看着圣女果受到了伤害,我们不知所措。这时,有的同学说道:“有了!我们可以用竹竿、绳子固定它们。”有的说:“我们要给它们加一些土,这样把根埋得深一点。”“到底哪个办法好呢?圣女果可禁不起再次折腾。”大家七嘴八舌,最后都把目光投向了我。我看了看四周,又看了看圣女果,说:“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刚才大家的两个方法都用上,这样更有利于圣女果的成长呢?”“耶,真是集体智慧大。”大家马上分头行动,很快就找来了竹竿、绳子,然后固定了它们,又找来了土,圣女果苗就被我们深深埋入土中,它们迎风舞动,好像在向我们道谢。
我们自豪极了,这可是我们第一次运用智慧为植物“添砖加瓦”。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怕圣女果又发生意外,于是天天去看它,就像妈妈在照顾婴儿一样,小心地呵护着圣女果。
过了两三个月,圣女果丰收了,老师把圣女果分给我们。我把它们拿去洗了洗,然后一口咬了下去。嗯,一开始酸酸的,到后来越吃越甜,我想这就是集体的智慧成果吧!
(作者通联:福建省晋江市中和中心小学五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许美丽:小作者有一双慧眼,立足生活选择材料。他能把自己在劳动中遇到的问题用智慧给予解决,通过人物语言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小作者的爱心,同时也让读者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小作者的智慧。
特约点评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育才小学林彩虹老师:此文在如何围绕主题和文章主旨确定详写一件事的哪些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文章围绕“我们”在学校菁美园种植圣女果这件事写了商议、种植、照顾、收获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详写商议和照顾两部分,略写种植和收获两部分。为什么这样安排呢?除了此事经历“两三个月”,需要选择印象最深刻的方面写,最主要的是因为文章主旨是“集体智慧大”。
确定详写的部分后,就要考虑详写什么以及如何详写了。商议和照顾两部分,都重点描写“我们”的语言,因为集体智慧就藏在每个人说的话里。但两部分的写法不同。商议种什么的场景对话采用每人写一个自然段的方式,令人一目了然,又能灵活运用提示语在前、在后、在中间三种形式。商议如何照顾受伤害的圣女果苗,则集中写在一个自然段里,这样语言节奏加快,更能突出“我们”焦急、担心、激动、欣喜的心情。同学们可以读一读这两部分的对话琢磨琢磨。
写好重点内容,文章的骨架和肌肉就丰盈起来了。如何画龙点睛呢?常用方法是在篇末点明主旨,但小作者的设计很巧妙,先在文中通过人物语言很自然地揭示主旨,结尾再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呼应升华,令人觉得余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