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书悦:养蚕记
发布时间:2024/1/4 12:49:13
有一回,我收到邻居热心相赠的一鞋盒的蚕和五斤新鲜桑叶,外加几句养蚕秘诀。
我如获珍宝,把盒子放在茶几上,静静地欣赏蚕扭动白胖的身体,趴在翠绿的桑叶上埋头大吃。蚕不怕人,只管自己抢占桑叶,时而张望,时而进餐,那吃相真是一点都不斯文,一盒桑叶很快就被啃光了。这些小家伙真像是活动的粉碎机,在盒底留下了一层桑叶残渣和黑色的粪便球。
“蚕应该像人一样按时吃饭、按时睡觉,才能茁壮成长。”我喃喃自语。一日三餐,我按时喂养蚕宝宝,定时定量,丝毫不敢怠慢。“蚕不吃带水的桑叶。蚕喜欢干净。”这些秘诀我铭记于心,可盒子底部的废弃物,让我束手无策。因为蚕像毛毛虫,身体特别柔软,我只能远观,不敢触碰,就连桑叶也是丢进去的。
没有桑叶吃的时候,蚕就慵懒地趴着,一动不动,似乎睡着了。“天这么热,安静地休息就不会中暑。”我看着蚕宝宝,心疼地说。
周五傍晚,爸爸回来了,我开心地迎上去,给他介绍我的蚕。爸爸一看,疑惑地问道:“你怎么不喂蚕,它都饿瘦了,还怎么吐丝?”说完,爸爸抓了一大把桑叶放进盒子里。不一会儿,沉睡的蚕都爬到桑叶上大快朵颐。
我疑惑地问爸爸:“你喂这么多桑叶,蚕不会撑死吗?”爸爸笑着说:“不会。蚕要不断进食,吃饱了才能结茧吐丝。”对于以前撑死小金鱼的事情,我一直铭记在心,自然不敢全信爸爸的话。
第二天,我一起床就跑去看那些贪吃的蚕,结果发现一条条灰瘦的蚕都白白胖胖,像一个个贵妇人。爸爸拿起一片片爬着蚕的桑叶,放到另一个纸盒中,把剩下的垃圾拿去养花。
在爸爸的精心照料下,蚕结出了一个个金黄色的茧,那丝滑柔软的手感令我兴奋不已。我捧着一盒蚕茧,连声称赞:“爸爸真能干!爸爸真了不起!你的头脑里充满了智慧呀!”爸爸认真地说:“养蚕需要经验,而经验来源于实践。所谓的智慧就是成功的经验。”
我赞同地点点头,在心里默念:“智慧就是成功的经验。”在生活中,不管做什么,都需要经验的指引才能事半功倍。难怪牛顿说他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爱迪生说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只有不断地付出,才能积累宝贵的经验,沉淀出令人赞叹的智慧。
(作者通联:福建省建瓯市第一小学五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唐新苗:小作者通过养蚕,发现了自己的认识不对,而爸爸通过喂饱蚕,养肥蚕,用桑叶转移蚕宝宝等办法,终于让蚕结出了金色的茧。看到养蚕成果,小作者情不自禁地赞美爸爸富有智慧,而爸爸教育他智慧源于实践。从这样的道理,小作者想到了名人的言论,获得了智慧的法宝——在实践中积淀智慧。
特约点评
福建省浦城县光明中心小学连忠友老师:写作向来追求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小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有趣的探索,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由看到的写出想到的。刚收获蚕宝宝时,观察到它们白胖的身体趴在翠绿的桑叶上,埋头大吃,留下了一层桑叶残渣和黑色的粪便球,进而想到它们“吃相真是一点都不斯文”,“这些小家伙真像是活动的粉碎机”,写出小主人对贪吃的蚕的喜爱。
其次,由做到的写出想到的。在觉得自己定时定量喂养蚕宝宝,但蚕慵懒地趴着一动不动,似乎睡着了,想到“天这么热,安静地休息就不会中暑”,写出“我”的心疼;而爸爸回来抓一大把桑叶喂它们,说蚕要不断进食才能吐丝,于是想到以前撑死的小金鱼,写出了“我”的疑惑。
再次由听到的写出想到的。在爸爸精心照料下,蚕结出了一个个金黄的茧,而后认真地说:“养蚕需要经验,而经验来源于实践。所谓的智慧就是成功的经验。”听到爸爸的话,“我”想到了“在生活中,不管做什么,都需要经验的指引才能事半功倍”“只有不断地付出,才能积累宝贵的经验,沉淀出令人赞叹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