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熠琳:仓鼠的“假死”风波
发布时间:2024/1/4 12:51:47
“呜呜……我的仓鼠死了!”一个寒冷的冬日早晨,客厅里突然传来弟弟那惊天动地的哭喊声。我急忙跑到客厅,只见弟弟坐在仓鼠笼旁,眼眶里冒出一颗又一颗晶莹的泪珠,顺着冻得通红的脸颊,滴落在地板上,哭得别提有多伤心!
爸爸妈妈听到了哭声,也来到客厅。爸爸走上前,用脚轻轻地碰了碰笼子,疑惑地说:“不可能呀!昨天还活蹦乱跳地在转盘上运动,今天怎么就死了?”听了爸爸的话,我的眼睛一亮,不由细细地观察起仓鼠来:仓鼠一动不动地躺在木屑上,洁白的细毛依然干净柔顺。我用手指轻轻地抚了抚它的身体,那白缎子般的皮毛还是那么柔软,富有弹性。我脑海中弹出来一个词——假死。我想起曾经读过一本书,书中介绍当气温低于5℃时,仓鼠可能会处于伪冬眠的状态,也就是假死现象……
弟弟的哭声越来越大,妈妈的安慰也无济于事。此时,妈妈和爸爸正一筹莫展地待在原地。经过一番思考,我胸有成竹地说:“停停停,别哭了,今天我就露一手绝活——复活仓鼠神功。”弟弟立刻停止了哭泣,挂着泪水的大眼睛充满希冀地看着我,哀求道:“姐姐,你赶快用神功帮我复活仓鼠吧!”爸爸妈妈见了,异口同声地问:“你需要用什么样的工具?”我想了一会儿,掰着指头说:“我要一个热水袋,70℃左右的热水和几张抽纸。”弟弟催促妈妈为我准备材料。不一会儿,妈妈把相应的东西放在桌面上,弟弟连声催我快快动手。爸爸半信半疑地问:“你确定没吹牛?”
我可没时间理会老爸的狐疑,拿起工具马上开始了我的“神圣复活”工作:首先,我把热水倒入热水袋,拧紧盖子;接着,往热水袋上面铺几层抽纸,预防温度过高烫伤仓鼠;然后把仓鼠平放在铺着的抽纸上面。过了一会儿,原本没有动静的仓鼠微微动了动身子。一分钟,二分钟,三分钟,奇迹出现啦!仓鼠吱的一声,翻身站在热水袋上。“仓鼠复活啦!仓鼠复活啦!”爸爸和妈妈面面相觑,一脸讶异,弟弟则是喜出望外。我把仓鼠放在弟弟的小掌心,他原本哭泣的脸上瞬间绽放着幸福的笑容。弟弟高兴得手舞足蹈,爸爸妈妈也对我刮目相看。
看着弟弟开心的模样和爸爸妈妈欣慰的笑容,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我深深地感悟到:生活中的小智慧无处不在,我们要好读书,读好书,善于思考,善于发现,才能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
(作者通联:福建省闽侯县尚干中心小学六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唐玉琴:作者将“复活”小仓鼠的经过记叙得很生动详细,对人物的神态、语言的描写也十分细腻传神。全文叙述流畅,详略安排得当,语言生动,把生活中的小智慧娓娓道来。
特约点评
福建省寿宁县鳌阳小学刘成敬老师:此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我”用自己的聪明智慧使仓鼠“死而复活”的事,较好地围绕主题选择事例进行写作。
写作文,选择合适的素材是关键。有了素材,如何写好也一样重要。且看小作者在写好这样一件事中,有哪些写作“智慧”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语言描写。先看弟弟的话语。开篇第一句就是他的哭喊声,形象地表现出弟弟因为仓鼠“死”了而极度伤心;第二处“姐姐,你赶快用神功帮我复活仓鼠吧”,表现了他的哀求和期盼;第三处语言体现了他见到仓鼠“复活”的喜出望外。爸爸妈妈的语言描写,把他们的疑惑不解形象地写出来了。“我”的两处语言,则鲜活地展现了自己的胸有成竹。可见,语言描写是写人记事类习作叙述故事、推进情节、表现人物个性的重要手段。
2.心理描写。在习作的第2自然段,小作者回顾读过的书中介绍过的仓鼠“假死现象”,即当气温低于5℃时,仓鼠可能会处于伪冬眠的状态。虽然写得比较简略,但正是这一心理描写,给下文“我”的“大显身手”做了铺垫。当然,小作者的推测不是凭空想象,是基于“我用手指轻轻地抚了抚它的身体,那白缎子般的皮毛还是那么柔软,富有弹性”的判断。
3.对比反衬。文中的人物中,弟弟的伤心悲痛、不知所措,爸爸妈妈的一筹莫展、半信半疑,与“我”的善于思考、有条不紊、自信从容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我”的聪明智慧,更好地表现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