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琦:动物的生存规律
发布时间:2024/1/4 15:21:06
世间每一事物皆有其独特规律,需我们接近、观察、思考方能发现。
我喜欢观察大自然中的动物,它们有着独特的生存方式和行为习惯。尤其是鹦鹉,它们聪明活泼,羽毛色彩斑斓,总能给人带来欢乐。我曾在十岁生日时得到一只鹦鹉作为礼物,它成了我的好朋友。每当我开心时,它也会跟着欢快地叫唤;每当我难过时,它会在我身边陪伴,让我感到温暖和安慰。我深深地爱着它,也感悟到了大自然中的美好和规律。
然而,命运总是不尽如人意。有一天,小表弟来我家做客,我们一起庆祝端午节。可是,他不小心打开了鸟笼,小鹦鹉飞走了。我当时非常生气,当场就和小表弟翻了脸。因为我失去了我最好的朋友。我感到非常难过,因为我再也见不到它了,再也没有它的陪伴了。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我的心情越来越沉重。
妈妈看我迟迟不能入睡,来到我身旁,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孩子,你的鹦鹉虽然离开了你,但是它会在蓝天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这是它最想要的。你应该为它感到高兴,因为你爱它,你应该让它自由。”听了妈妈的话,我的心情才渐渐平静了下来,我知道,我应该为鹦鹉的自由感到开心。
可是,没过几天,我却在家门口那棵高大的树下看见我的那只鹦鹉安静地躺在那里,它的身躯已失去生命的温度,如同一朵凋谢的花朵。我心中一阵悲痛,泪水不禁流了下来。我在心里默默地祈祷着,希望它能够在鸟的天堂里幸福快乐。
姐姐看我为鹦鹉的死去而失魂落魄,便开导我说:“自然界中万物都有其生存规律,就像小鸟需要飞翔,需要自由,而我们也需要学会接受生命的离别,珍惜当下的每一天。”我听了姐姐的话,心情逐渐平静,又想起了妈妈的话语。我决定要坚强,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鹦鹉的离去也让我想起了自己更小的时候养的小鱼小蝌蚪,它们都是在自然界的生存规律下成长的。它们习惯了自由自在的生活,没有被人类驯化过,所以当它们被带到人类的生活中时,很难适应。它们也失去了自己的技能和本能,根本无法独立生存下去。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们人类自身,我们也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我们也需要遵循自然的规律: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存。
(作者联通:福建省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六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林亮:整篇文章围绕着鹦鹉展开,通过描写鹦鹉和自然界的关系,让读者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珍贵,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样的主题很有深度,让人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发共鸣。表达清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特约点评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刘学林老师: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注重叙事的表达,同时又在叙事中讲明蕴含的道理,有叙有议,体现了小作者一定的习作水平。文中对于鹦鹉感情之深,表达真切。如,有鹦鹉的日子,小作者与鹦鹉同欢乐、同悲伤,因此鹦鹉成了小作者最要好的朋友;再看失去鹦鹉的情形,小作者悲伤难过,不惜与小表弟“翻脸”,难以入睡,直至妈妈的一番安慰,才稍有释然;再看回到自然中的鹦鹉,由于失去生存的本领,没过几天就死了,小作者面对失去生命的朋友,泪流满面,内心极度悲伤,在姐姐的劝解下,才把内心的悲伤化为面对生活中的挑战的勇气。小作者抓住了几个感人的场景,注重心理活动的描写,细腻地写出了自身的内心情感。
当然,也建议小作者在写完文章之后,多读多改自己的文章,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文章。一是要注重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如“然而,命运总是不尽如人意”改为“然而,生活中总有一些意外”,是否会准确些?二是要注意详略的处理。建议前面写鹦鹉的部分稍微写得简略些,在失去鹦鹉后悟出自然的生存规律这一部分则可以适当做些拓展,这样更能突出文章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