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乐仪:走出未来的幸福之路
发布时间:2024/1/4 15:34:25
未来的幸福之路,必定是由汗水浸透和铺洒出来的。我觉得,不依附他人,只靠自己努力奋斗所收获的幸福,定是光芒闪闪、春光满满的。
在我的孩提时代,有一个野蛮生长的梦想,那就是成为一个画家。这个梦想的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时时激励着我,鼓舞着我,催生着我进步的动力。
五岁时,那个梦想的种子在我心中扎下了根,我开始为之努力。在一所艺术学校里,我邂逅了真正的艺术,发觉了绘画的趣味。儿童画的自由与随意使我不受束缚地发挥出想象力。那时候的我,甚至还握不稳笔,就开始跋涉于学画之路。对那时的我而言,画画是智力活,更是体力活。我时常画得腰酸背痛,时常望着画面发愣,时常盼着早点下课。但为了实现“初心”,我仍是咬牙坚持下去。
渐渐地,我所画的内容,从空洞变得灵动,色彩从杂乱变得协调。画面也变得更加充实、更加成熟,渐入佳境。
二年级时,我开始学习线描了。一条又一条黑线在那纸上穿插迂回,渐渐勾勒出物体的轮廓,意念中仿佛一只灵动的手抚过大地,大地便焕发出生气来回应。但久而久之,觉得画面上唯有黑色的线条铺向远方,无味又沉重,我感到越来越枯燥。每当那支勾画线条的笔将我的手磨得粗糙生茧时,每当窗外的欢笑声传到我的耳畔时,我也想过偷懒。可是,当我抬起头,目光恰好与墙上那幅画对上时,我便能感受到它的生动和细节勾画处的细腻,就如真的一般。看着那幅栩栩如生的画,我禁不住想,如果我坚持下去,也一定能画得那么逼真吧。想到这里,我便告诉自己,再加把油吧,现在的每一笔都是在为美好的未来做准备。
一年多的训练后,我的线描技术越来越娴熟了,我开始逐步接触素描了。素描与线描可谓是天差地别,素描在整体构造、局部细节等方面都比线描有更多的讲究。但我很喜欢素描带来的感觉,我精心雕琢每一笔,刻画好每一根线条,使自己画的每一幅画都看起来活灵活现。虽然画的过程十分辛苦,但完成作品后的成就感值得我细细品味,也足以弥补甚至超越前面的所有艰辛。
如今,眼看着自己在绘画的道路上慢慢铺垫出可以预期的美好未来,我感到十分欣慰。我坚持了下来,为自己的未来做了无数预热,儿童画、线描、素描……我时常勉励自己一定要坚持不放弃的誓言和奋进的勇气,沿着选定的正确道路一步步向前,筑梦幸福未来!
(作者通联:浙江省嘉兴市实验小学六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许黎明:选材独特,思路顺畅,具体生动地写出了自己学习绘画的经历,刻画出在那条路上歪歪斜斜的一个个脚印,写出了自己长期追逐美丽梦想的过程。文中也详细描述了自己曾经产生过的小小的动摇,但更写出了理智与毅力占据着上风的心态和一直不忘的初心。看小作者的过去,就可知道她的现在,看她的过去和现在,就可预见她的未来。
特约点评
上海市金山中学戴苏越老师:这篇习作已经明显运用了文学传记的写法。这是这篇习作令人惊喜的地方。
读这篇“自传体”习作,会发现小作者对自己的学画的经历记叙得很明确。文中对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都写得很清楚。并且对自己的思想(包括心理)、行为记叙与描写得都很具体,但又不像有些小说、散文那样描写得细致入微,浓油重酱,或者生动逼真,惟妙惟肖。这种传记文学作品的写法,与优秀记叙文的写法比较接近,小作者集中写自己的一段经历,就像写取材于自己的记叙文一样,很自然地写出了一定的文学性,因而就成了文学传记。这样的写法中,是否包含了优秀记叙文写作的共性?这样的写法是不是正好体现了优秀记叙文的写作规律?我认为是的。
因为小作者写的是自己的事情,而且又是学习画画的内容,所以关于场面的描写以独自学习为主要特点,环境和气氛以宁静为主,所以其记叙与描写也以写自己独自学习及其自己的感想体会为主。因而习作主体部分的第3、4、5自然段中写“感觉”的语句比比皆是,形成了一个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