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刘思远:逐梦星空

发布时间:2024/1/4 15:35:46
谁不曾在妈妈怀中听故事?
那年我四岁,妈妈在月光下给我讲故事。“孩子,你知道吗?在明朝时,有个叫万户的官员,他在椅子上绑了足足四十七支火箭,手持两只风筝,坐在椅子上吩咐下人点火。一声巨响,万户消失在了滚滚白烟中。虽然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是他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妈妈说,“妈妈希望你长大能成为一名航天员,去探索星空。”这时,我的心早已埋下了一颗航天的种子。
谁从小没有一个航天梦?
那年,六岁,远在千里之外的海南,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上,屹立着一个高约57米、白白胖胖的大家伙——长征五号。“三、二、一,点火!”—声令下,火箭腾空而起,赤红的火焰倾泻而下,在空中划下一条优美的弧线,好似金龙在空中飞舞,彻底照亮了我的航天之梦。
从此,我对航天愈发感兴趣,心中那颗航天的种子已在悄然发芽。
1992年,在西昌发射中心。长征二号E搭载美国休斯公司研发的通信卫星,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瞩目下,伴着橙红色的烟、乳白色的雾,火箭成功点火,却迟迟不见火箭飞起。人们意识到了危机,所有发动机在七秒后强制关机,现场的指挥员大喊将摄像机关机。但这次发射的失败只是征途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为了让火箭运载能力更大,工程师们在长征二号丙的基础上纵向加级,可这时出了一个新问题——新增加的第三级应用什么推进剂呢?是使用技术成熟的常温推进剂,还是用推进效率更高的液氢和液氧?人们各抒己见。这时任新民站出来说:“航天事业本身就是个大风险,如果怕失败还搞什么航天!”掷地有声的一句话,人们毅然决定两套方案同时进行。于是,长征三号、四号火箭横空出世,不仅成功发射了风云一号,彻底终结我国对外国气象卫星的依赖,还将嫦娥一号送往月球,迈出了探月的第一步。
这航天之路几十年来,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工程师们在成功中加以改进,失败中吸取教训,正如钱学森所说:“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出来的,没有大量的错误做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座。”
谁不曾仰望那片星空?
在地球外、太阳系外、银河系外,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奥秘,这一切无人知晓。但,它不是无解的,正如愚公移山那般,每一代人去探索、挖掘它,终有一天能揭开宇宙那层神秘面纱。如此看来,航天并不是一举而成,它不仅是我们先辈的责任,更是我们及后代的责任。
也许未来,我们可以航行在宇宙各个角落。
也许未来,我们能揭开黑洞奥秘。
也许未来,我们可以发现河外生命。
也许未来……
(作者通联:福建省安溪县第九小学六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李霞玉:这篇文章取材新颖,构思奇妙,写了作者儿时因一个故事而埋下航天种子,举出航天历程的失败与成功的事例,再热情洋溢地展望美好的未来。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航天之路虽艰辛但人们依然奋勇拼搏的精神的敬佩,作者的表达也让我们相信未来一代会为了逐梦星空孜孜不倦、努力探索。
特约点评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刘学林老师:本文展示了小作者对未来、对航天科技的热爱,也感受到作者小小心灵里种下的太空梦想。这个梦想源自孩童时妈妈的故事,也源于成长以来对航天科技持续的关注。
通篇文章在构思选材上很有特点。叙述了几个航天事件,进而一步步激发、坚定“我”的航天梦。所选取的几个事件角度特别新颖,孩童时妈妈的故事、文昌发射升空时的壮观主要是点燃了“我”的梦想,而西昌发射场的失败及长征三号、四号火箭的横空出世则让我们看到航天路上并非一帆风顺,有失败,有挑战,还有勇于探索后成功的喜悦,小作者也由此明白追梦路上除了热爱还要有责任担当。几个事件的安排,有叙有议,也让我们看到小作者不同年龄阶段对梦想不同的思考。
当然,在表达梦想的过程中,小作者既然写自己的航天梦想,那么除了叙述新闻报道事件外,更希望小作者能写写自己带着梦想做了哪些事情,真实的事例会让逐梦的愿望更加真实。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