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龚佑廷:成长路上的阳光

发布时间:2024/2/5 9:50:31
窗外,花瓣轻盈地飘落,微风安静地睡去,洒满阳光的校园,如同婴孩一般安卧在喧闹的城市中。太阳温柔的光线穿过棉花般的云层,拂过小鸟金黄的羽翼,照进了我的记忆。每当我抬起头,你仿佛都站在阳光下,微笑着,微笑着。
自从那个鸟语蝉鸣的夏到来,我就深深地爱上了语文。语文老师有着一双清澈的眼睛,那双眼睛如同翡翠闪着晶莹剔透的光点,伴随着夏日绵绵的微风和似火的骄阳,藏匿于我心房。就是那个夏天,毒辣的烈日均匀地散落,满地金光,草丛里星星点点的花朵与蝴蝶挑逗嬉戏,鸣蝉散漫地哼出慵懒的曲调。那是她同我们上的第一节课。语文老师踏进教室,可爱的笑容洋溢在她的脸上,好似一缕清风,掠走了夏日的炎热,夺走了内心的浮躁。烈日也被她甜美的笑容驯服了,阳光柔和地洒下来。上课了,她说。
“这首诗穿越繁华的唐朝到如今,长达上千年的风霜雪露,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缓缓流淌。淘过时光的细沙,悠扬的笛声,乘着温暖柔和的春风,掠过洒满晶莹月光的庭院,飞遍了整个洛阳城。”李白浓厚的思念、轻声的叹息在她抑扬顿挫的语言中复活了。什么叫如沐春风,什么叫肃然起敬,什么叫心悦诚服?我想,我们听课的感觉就是这样。她在斑驳的光影里走动,不知何时,阳光透过树枝的缝隙在她身上落下光斑。追逐的麻雀,嬉戏的鸣蝉,也不知何时安静下来。
语文老师用甜美的声音,带领着我们吟诵着王昌龄的诗句。我仿佛看到呼啸的狂风卷起沙石,掀起一望无际的黄烟。马蹄不知疲倦地踏出凄冷的节拍,点染出萧瑟的气氛。冰冷的河水中,翻滚着戍边战士们炽热的血浆。她用诙谐又文采斐然的语言打破了课堂的沉寂。她遒劲有力的粉笔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教室里的每个角落都充满蓬勃的生机。太阳的光点随着课堂的节拍跳跃,就像语文老师的话语一样活泼。
又到了秋天。清爽的秋风充斥着整个校园。黄得璀璨、红得似火的秋叶乘着秋风在校园中你追我赶。天渐渐暗了,夕阳为秋日的校园披上了一道艳丽的彩霞,映射着语文老师红彤彤的笑脸。她声情并茂地讲着课,“接下来我找一位同学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她说。我懵懵懂懂地望着黑板上密密麻麻的板书,眼神飘忽不定,昏暗的光线在黑板上悄悄移动,周围窃窃私语的声音朦朦胧胧。窗外殷红的夕阳牵起我的思绪,越过田野。越过山峦……“你来说吧。”我猛然回过神来,没想到,被喊中的人是自己。时间似乎静止了,窗外秋风吹打落叶的沙沙声、走廊里细细碎碎的脚步声不知何时越来越小,我迟疑地站起来,指尖忍不住轻轻扯拽着衣角。我缓缓抬起头,语文老师看向我,笑了,澄澈的双眼中载着秋日里最美的霞光,我小心翼翼地从嘴里弹出几个字。“说得太好了。”语文老师却说。恍惚间,我似乎看到她的眼中闪出一丝欣慰,我不自觉地笑了。清凉的秋风轻抚我的脸庞,天空中弥漫着烂漫的橘,窗户仿佛被蜜浸透了,那些随秋风飘散的话语,在我心底生了根。
那一天的秋风和余晖似乎一直在我四周飘荡着、照耀着,深深地在我记忆中回荡,浸润在一草一木,一石一瓦中。
提及语文老师,我的心往往会被无限的喜悦填满。我想,在成长的路上总有数不尽的风霜,但总有一束阳光,会照过校园,照过教室,照过我在校园中的所有记忆,照在我心上。 
(作者通联: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江口育才小学五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柯清霞:文章的语言有种散文的诗意,淡远清逸,同时笔触细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结合校园生活,描写语文老师犹如阳光一样温暖,给小作者学习、成长路上带来美好的印象。纵观全文,小作者文笔优美,行文流畅,感情真切。
特约点评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岚城乡中心小学施云老师:这是一篇抒情色彩浓厚的叙事散文,文章标题文学意味浓厚,内涵深刻。全篇语言非常优美,读来诗意浓厚,既彰显了作者的积累底蕴,又使文章的文采突出。本文在写法上有以下特点。
一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作者将自身想要抒发的情感、要表达的思想寄于景物中,通过对景物的详细描述来抒情,从而达到“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例如文中写到上课走神的“我”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时的心理活动,文中写“时间似乎静止了,窗外秋风吹打落叶的沙沙声、走廊里细细碎碎的脚步声不知何时越来越小”,把那种紧张和手足无措的心情衬托得十分逼真。当“我”小心翼翼的回答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扬后,作者又写“清凉的秋风轻抚我的脸庞,天空中弥漫着烂漫的橘,窗户仿佛被蜜浸透了,那些随秋风飘散的话语,在我心底生了根”,写出了老师的话语如同一束光照在心上的感受,就连读者似乎也一同触摸到了作者胸中跳跃着的那颗充满阳光、清澈明朗的心。小作者在文中多处采用这样的写法,通过细致的观察,将真切的感受融入所写的景物中,让景物带有浓厚的思想和感情意蕴,做到情景交融,相得益彰。
二是虚实结合,文笔隽永。小作者之所以能把文章写得这么诗情画意,和采用“虚实相间”的手法分不开。“实”指的是看得见、摸得着、能够感知到的现实之景,“虚”是指作者的联想、想象之景。虚实相生,让所描写的景物更形象、更生动,让文章更有意蕴,达到较高的境界。如“她遒劲有力的粉笔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教室里的每个角落都充满蓬勃的生机。太阳的光点随着课堂的节拍跳跃,就像语文老师的话语一样活泼”这里,粉笔字、太阳光是现实之景,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每个角落都充满蓬勃的生机”“太阳的光点随着课堂的节拍跳跃”,则是作者的联想与想象。本文紧紧抓住“语文老师如同一道光”的主旨,以老师的种种表现为重心铺陈开来,联想、排比、比喻等大量修辞手法的运用,既突显主题,又具有清新流畅之美。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