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洛铃:家乡的那片海
发布时间:2024/3/4 11:10:31
我的家乡在连江定海,一个风光旖旎的小村庄,一出门就是那浩瀚无垠的大海。大海一年四季都美得醉人,而我尤其喜欢夏季的大海。
清晨,大海如同一位娇羞的少女,在朝霞的映衬下,渐渐地变成了浅红色,就像人喝酒时,脸上浮现出浅浅的红。接着,又由浅红变成了深红,然后渐渐地又变成了金黄色,犹如穿上了色彩斑斓的裙子。太阳渐渐升高,宁静的海面波光粼粼。水天相接,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海!这时熙熙攘攘的人群早已驻足在码头上,大家抢购着新鲜的大鱼,叫卖声、欢笑声、汽笛声交织在一起,好不热闹!
午后,晴朗的天空为蔚蓝的大海添上了浓浓的一笔蓝,沙滩上早已是人山人海。小朋友们堆沙堡、玩游戏、你追我赶,到处是欢声笑语。金黄色的沙滩上留下浅浅的脚印,就像是大海的项链。沙滩上还有许多 “宝藏”,有贝壳、海螺、海星……而我和弟弟的乐趣之一就是一边捉螃蟹,一边倾听海浪唱出美妙的歌曲。海岸边飘动着成千上万条的“绿丝带”,原来是勤劳的渔民们正在晾晒海带呢!
黄昏,涨潮的时候,大海又仿佛变成奋勇争先的战士。海风吹着号角,雷鸣般的海潮铺天盖地卷席而来,发出轰隆隆的响声。整个海面波涛汹涌,极为壮观。
夜晚,大海就像是一个喃喃细语的婴儿,在宁静的夜空妈妈的怀抱里进入了甜甜的梦乡。点点繁星是她的小夜灯,轻柔的海浪声是她的摇篮曲,轻拂的海风是妈妈的手。我站在海岸边,享受着大海的美好。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这片神秘的大海!
(作者通联:福建省福州树德学校小学部四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吴雪娟:习作来源于生活。小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写家乡的大海一天的美景,很有条理性。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把“家乡的那片海”的美丽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文章首尾呼应,很有画面感,令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特约点评
福建省平潭实验小学陈兰老师:这篇习作内容生动形象,段落清晰,文笔优美。在小作者的笔下,家乡的大海是那样美丽多姿,变幻奇妙。
第一,景色之美,在于对景物素材的加工。小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层次清晰地描绘了大海的景色变化。选取不同的素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早中晚大海的特点,让“大海”的景象跃然纸上,一幅美丽动态的画面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了。
第二,描写之细,在于洞察自己感受的独到。在小作者的笔下,清晨的大海“如同一位娇羞的少女”,黄昏的大海“又仿佛变成奋勇争先的战士”,到了夜晚,“大海就像是一个喃喃细语的婴儿”。不同时段的大海,在小作者的眼中留下的体验不同,用三种不同的角色进行比拟,令读者也仿佛置身其中。而在写夜晚的海景时,则写道:“点点繁星是她的小夜灯,轻柔的海浪声是她的摇篮曲,轻拂的海风是妈妈的手。”拟人化的文字,充满了诗情画意,让读者仿佛也陶醉其中,流连忘返了。
第三,情感之真,在于融情于景,融情于叙。小作者能在看海中由物及人,写到清晨热闹的码头水产交易,午后沙滩嬉戏玩闹的小朋友们和姐弟俩,以及辛勤劳作的渔民们。文章首尾呼应,揭示中心,表达出小作者对大海深深的喜爱之情和对家乡浓浓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