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境樊:走出去,拥抱秋天
发布时间:2024/5/28 10:21:14
说起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你会想到什么?是郁郁葱葱的春天,还是热烈灿烂的夏天,或者是寒风凛冽的冬天?对我而言,最美的季节无疑是硕果累累的秋天。
或许在有的人的眼中,秋天是萧索的、昏暗的、寒风刺骨的,但当我走出去,映入我眼中的是金黄的、火红的秋天,是格外迷人的秋天。
在某个秋天的午后,我来到了野外,两棵高大的梧桐树就出现在了我的眼前,壮观而威武,仿佛两个骄傲挺拔的士兵,默默守护着这秋天的美景。再往前走,我看到一棵年老的树木,干裂的树纹遍布它的躯干,我伸出手,轻轻地抚摸,这一道道纵横交错的裂纹,仿佛在向我诉说着它经历的无数日夜、风雨和阳光。抬头看,在老树的上空,是湛蓝湛蓝的天;低头看,在老树的周围,是一朵朵开在秋天的不知名的小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哪怕是在这萧瑟的秋天,生命的交替也在顽强地上演着。老树和小花,在秋日的天空下,相互陪伴,直到生命的尽头。
继续往前走,一阵阵的香气向我袭来,一股神奇的“魔法药水”芳香充斥我的鼻腔,令我心情舒爽。我顺着芳香的方向而行,忽然,在河对岸的山坡上看到漫山遍野的菊花,竞相开放,将山坡渲染得一片金黄。
秋风吹起,将我带到了连绵田野中。秋天的田野,是充满希望的田野,稻浪滚滚,硕果累累,秋风吹过,就像海的波浪一样壮观、美丽。在这个丰收的季节,农民伯伯的脸上闪着收获的喜悦。他们的笑容感染了我,我也开心地笑着……
一阵略带寒意的秋风忽然吹进我的房间,我抬起头,看着眼前的书桌,意识到原来刚刚只是一场关于秋天的梦境。于是我起身,走出房门,走出去,去拥抱秋天。
(作者通联: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洪塘学校五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黄杰莹:学生通过描述自己在秋天中的观察和感受,生动地描绘了自己梦中秋天的景象和气氛。同时,他还运用了一些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感染力。从高大的梧桐树到年老的树木,再到漫山遍野的菊花和金黄的稻田,通过丰富的细节描绘了秋天的美丽和丰收的喜悦。文章情感饱满,对秋天充满了热爱和向往,展示了学生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特约点评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育才小学唐晴晓老师:作文开头以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说起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你会想到什么”作为切入点,成功地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和好奇心。紧接着,小作者通过对比其他季节,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偏爱,并强调“硕果累累”,又通过和其他人的看法的对比,凸显了在自己眼中的秋天是迷人的。全文的优点如下。
一是描绘生动,语言优美。小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秋天的景物一一呈现在读者眼前,如高大的梧桐树、年老的树木、湛蓝的天空、不知名的小花、漫山遍野的菊花、金黄的田野等。这些景物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让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小作者还巧妙地引用了诗句和名言,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整篇文章的语言流畅自然,读来琅琅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和生机,也让文章更加具有画面感和视觉冲击力。
二是结构清晰,结尾巧妙。小作者以自己的行踪为线索,将秋天的不同景物,如树、花、田野里的庄稼等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而清晰的结构框架。这样文章显得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让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更加顺畅地理解内容并体会小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文章的结尾非常巧妙,通过一场梦境将读者从秋天的遐想中带回现实。这种结尾方式既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思考空间。同时,小作者以走出房门去拥抱秋天的行为作为结尾,既照应了文章的主题,又展现出小作者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总体来说,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散文作品,既表达了小作者对秋天的深厚感情,又展示了小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无论是从情感表达、景物描绘还是语言运用等方面来看,都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