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诗月:走进秋天
发布时间:2024/5/28 10:22:13
曾为秋的香气而沉沦:“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也曾为秋的流逝而惋惜:“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亦曾为秋的诗情而陶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那么秋的世界,又是如何呢?
我踏上了田间的小路,寻找秋的足迹。田野间,充斥着稻花的香气,金黄色的稻浪在风中翻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那么层层叠叠起伏着。
乡下尤其多山,但这些山又是那么与众不同,它们将山的伟岸刚毅与江南独特的柔美结合得恰到好处。那萦绕着山的晨雾,似乳白色的薄纱,如诗如画,挥不走、扯不开,飘飘然透着一股清秀之感。雾凇沆砀,白中透着青翠的绿,真乃人间仙境。
恍惚间,我好像融入了这方天地间。四周是泥土的芳香,是一簇簇翠色的竹影,晶莹的露珠洒落在草叶上,绿得清爽,绿得透亮!许久后,我来到了竹林中,翡翠色的竹林中夹杂着几抹枯黄,枝头摇曳,发出一连串银铃般的轻响,好一个清风竹意!
山中突然掠过几道倩影,是燕子还是鹭鸶?谁也不知道。仿佛这偌大的山林中,只剩下一阵清幽。
再往深处走,是枫林与橘山,鲜红的树叶间隐约透着几个明黄色的身影,一旁的银杏轻摇着它那蒲扇般的叶子,为秋平添了几分凉意。穿过枫林,终于看清了那几个身影的真面目,是几个先熟的橘子正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月亮不知何时爬上了树梢。星光点点,伴随银月的光辉一同洒下,果真是“星光不负赶路人”啊。这时,月光透过树梢洒下一串串斑驳的倒影,红枫、银杏飘落在我的身旁,是那么充满诗意。
生活中,处处有诗意,处处有美好,但如果失去对生活的向往,又谈何美好呢?
(作者通联:福建省顺昌县实验小学思贤校区六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龙雪珍:小作者笔下的秋天在田野、在山间、在竹林、在橘山……一步一景观,一景一陶然。语言富有诗意,描写有声有色,情景交融中抒发对秋天的赞美。细致的观察、合理的想象、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处处有诗意,处处有美好的主题。结尾耐人寻味!
特约点评
福建省寿宁县鳌阳小学刘成敬老师:本期的主题是“走出去的收获”,小作者用富有诗意的语言,领着我们走进秋天,领略了一番秋天的景象,感受了一番秋天别样的美。文章结构清晰,首尾呼应,详略有致。
习作的开头比较巧妙地引用了三组诗句,为秋的香气而沉沦,为秋的流逝而惋惜,为秋的诗情而陶醉,以排比的句式,表达对秋天的不同感受,读之朗朗上口,颇有韵味。
文章的重点部分,细致地描述了秋天的所见、所闻和所感。田野的金黄色稻浪,翻腾起伏;晨雾萦绕的群山,如诗如画;翠色的竹影,绿得清爽且透亮;偶尔掠过的燕子、鹭鸶,留下美丽的倩影;山林深处枫林、橘树,树叶间隐约透着明黄色的身影;月亮悄悄爬上了树梢,月光透过树梢洒下斑驳的倒影。山、树、鸟儿、月光,有静有动。小作者运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独特的景象。
结尾简洁明了,告知读者生活处处有诗意和美好,要对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