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芯谣:不孤单的比赛
发布时间:2024/5/28 10:24:14
那天,车窗外,一棵又一棵老树从我的眼前的视线中呼啸而过。它们在刺骨的寒风中顶着一枝一枝墨绿,轻轻摇晃着身躯。树下枯木纠结,杂草丛生,萧瑟感十足。而我,坐在车厢内,被暖气包裹,略显窒息的气氛压得我默默不语。
“到了目的地,就该上台比赛了。”我心里想着,心跳得越发快了。
在右边的座位上,坐着我的妈妈。“放松一点,不要紧张,尽力就好。”听到妈妈温柔的声音,我感觉焦虑的心情得到了舒缓,不由得点点头:“好。”
一路上,妈妈陪伴在我身旁,紧握着我的手。两只手本都是冰凉的,但叠加在一起,渐渐地妈妈手上的温度传递给了我。我吐出一口气,暗暗发誓自己要加把劲儿。
到了现场,随着一个又一个选手上台,我又开始紧张起来了,后背冷汗直冒。这段候场的时间,就像一场无声的凌迟。妈妈拍拍我的背,告诉我别紧张。
“一百四十三号上场。”
我打了个哆嗦,迈着沉重的脚步上了台。之后,一切似乎变得模糊不清,我也忘了自己是如何完成表演、下台等一系列动作的。
不知过了多久,晋级名单公布了。我费力地寻找自己的名字,结果,我并没有晋级。我感到好像与我的心一同碎掉的还有妈妈之前在我耳边的宽慰,连同期许,碎得无法拼起。
妈妈来了,她拉着我,走到一旁的车上,开口告诉我:“一次失败不代表啥……”她还是一如既往地温柔,给予了我尽可能多的安慰和鼓励,她让我明白,在漫长的时光长河里,不管遇到多少挫折、多少困难,她永远会坚定不移地陪伴在我身旁。
“不要活在过去的阴影里,人要抬头往前看。”她说着,眸中似有星光闪动。车窗外,地上几朵无名的野花,在和煦的微风中轻轻摇曳。天空中几朵被扯散的棉絮,趁着微风去到新的地方。我知道,我也会奔向我的未来,在这一过程中我会经历快乐、伤心、迷茫、彷徨,但是妈妈,将一直陪在我的左右,不曾分离。
(作者通联:福建省惠安县净峰中心小学六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艾敏:小作者的文章像一条缓缓而流的小溪,清秀,流畅。文笔优美,感情真挚细腻,具有个人风格。行文边叙事边抒情,结尾处集中表达情感,既照应开头又总结全文,首尾连贯,一气呵成。
特约点评
福建省寿宁县鳌阳小学刘成敬老师:本期的话题是“陪伴”,小作者围绕这一主题,生动地叙述了妈妈陪伴我参加比赛的过程,选材十分切合主题。此文有几大亮点。
一是心理描写。习作没有对比赛的过程进行叙述,而是通过“我”的心理描写,让读者感受比赛的紧张激烈。快到目的地时,“我”的心跳加速;比赛即将开始,“我”发誓自己要加把劲;没有晋级时,“我”心碎沮丧;回程车上,“我”宽慰、鼓励自己。细腻的心理描写贯穿比赛的过程,也是文章的主线。
二是语言描写。习作中妈妈的语言描写虽然简洁,却对“我”产生着很大的作用。去参加比赛的车上,妈妈一句“放松一点,不要紧张,尽力就好”,使我焦虑的心情得到缓解;上场前,妈妈说别紧张,使我多了一分勇气和力量;“一次比赛不代表啥”,给未能晋级的我安慰和鼓励;“人要抬头往前看”,扫去了我比赛失利的阴霾。妈妈的话语,体现了题目中的关键词“不孤单”,也体现了“陪伴”的主题。
三是环境描写。习作开篇就是一段环境描写,车窗外的寒风、老树、枯木、杂草,萧瑟又略带阴冷,营造了氛围,创设了基调;寒风中老树的枝枝墨绿也表现着比赛的期盼和希望。最后一个自然段,无名野花的轻轻摇曳,云朵随微风到新的地方去,表达着“我”告别伤心迷茫,奔向未来的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