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欣:陪伴,来自内心 最深处的爱
发布时间:2024/5/28 10:44:22
童年的生活,如一张张幻灯片,许多片子在播放后便一掠而过。可是,我永远都忘不了外婆手中那光滑圆润的鸡蛋,虽然朴实平常,但温暖人心。
我的童年,是在市中心的小房子里过的,我和外婆生活在一起。幼时我身体不好,为了照顾我,每天放学,外婆都会早早在门口等我,带一颗鸡蛋给我吃。
记得刚和外婆住在一起时,正是早春时节,新的一学期刚刚开启。放学后的我随着路队走出校门,就看见了外婆的身影。那天是开学第一天,也是我和外婆住在一起的第二天。当时天是阴的,天上的云层叠在一块,把阳光遮了个严严实实。春寒料峭,外婆就站在冷风中,耐心地等待着我。“外婆,你怎么来得那么早?”我轻声问道。外婆看看我,笑着回答:“哎呀,你妈妈说你最近胃不太好,我担心,所以就早到了一会儿。”这一席话,她说得漫不经心,但看着她有些失去血色的脸庞,我的心中充满了温暖与幸福:“外婆对我真好!”
牵着外婆的手走在回家路上,我开始抱怨起自己不争气的身体,满脸的苦恼:“外婆,我今天下午又肚子疼了。”外婆一听,另一只手连忙朝口袋一摸,然后就掏出来一颗光滑圆润的鸡蛋:“乖,吃这个,补身子。”“嗯。”我乖乖应下,伸手接过。这颗蛋摸上去暖暖的,就像一个冬日里的小手炉,十分舒服……
“快吃啊,这可是我出门前刚煮的,正热乎呢!”外婆关切地看着我,轻声催促。我把蛋放进嘴里细嚼慢咽,一股甜丝丝的味道瞬间布满口腔。“真好吃,外婆,以后还有吗?”“有,以后每天都有。”外婆轻轻地摸了摸我的头,慈祥地笑着。如今回想起来,外婆当时的笑容是那么甜,那么暖……
后来,外婆隔一段时间就会去市场买一小筐鸡蛋,个数不多,但那几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样子,明显是精挑细选的。眨眼间,我已经六年级了,回到了父母的身边。现在,我的身体已经养好了,家里条件也是越来越好,鸡蛋都是一箩一箩地买回来。但那些鸡蛋,却始终感觉少了些味道。
童年已不再,时光截走了我许多记忆,可外婆的鸡蛋的那份香甜却永远留在我心里,久久挥之不去。外婆似乎从未直接表达过对我的爱意,但她的行为,却处处显出她对我深切的关怀。也许,陪伴就是心底的爱的流露吧!这种爱,将牢牢占据着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多想再回到童年时的那个小屋,静静地看着外婆煮鸡蛋,然后在外婆关切疼爱的目光中,尝一小口蛋黄,品味那令人陶醉的温暖……
(作者通联:浙江省嘉兴市实验小学东校区六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杨浩:一篇写外婆的文章,事情虽小,但情感浓厚,动人心弦。本文对于人物的描写十分细腻,通过细节描写外婆对我浓浓的关怀。描写之余,小作者对于“对比”这一手法的运用也堪称巧妙,将外婆这一人物形象凸显得淋漓尽致。结尾的抒情,更是将本文情感表达得更加深刻,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特约点评
浙江省湖州师范学院南浔附属小学陈思德老师:这篇习作的内涵比较深刻。全文主要表达“回忆产生情、距离造就美”之意。文中第2自然段说:“我的童年,是在市中心的小房子里过的,我和外婆生活在一起。”那应该是小学中年级及之前。文章开头一句“童年的生活,如一张张幻灯片”,为了显示美感,小作者拉长了时间方面的距离。
文章的语言也很优美,先让读者欣赏“幻灯片”,有些片子一闪而过,而有些则有点沉甸甸,滑润润,朴实平常而又温暖人心。优美的语言都是富有特色的语言。“外婆,你怎么来得那么早?”这样问话,显然出自小女孩之口。而“我担心,所以就早到了一会儿”“乖,吃这个,补身子”“快吃啊,这可是我出门前刚煮的,正热乎呢”这样的短句子,一听就知道出自外婆之心。
文中对比也十分鲜明。除了指导老师在“推荐理由”中写到的以外,还有“我”先前和外婆住在市中心的小屋,现在回到了父母身边,应该住在大一点的房子里,这是不言而喻的。以前外婆每次到市场去买给“我”吃的鸡蛋,每一个都是精挑细拣的,现在家里经济条件好了,买鸡蛋也是一箩一箩的,真是今非昔比。
所有这一切,都围绕外婆的“陪伴”来写,而且,外婆对“我”的爱,又是融会在事件之中的,所以标题中用“来自”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