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黄振涵:琴边的小鸟

发布时间:2024/5/28 10:51:18
前不久,我们家迎来了一位新成员,是一只出生不到两周的鹦鹉,浑身光秃秃的。过了几周,鹦鹉身上慢慢长满了绿色的羽毛,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让人心生怜爱。它一刻不得闲,总是吱吱地叫着,我们便给它取名叫“吱吱”。不过在我弹琴的时候吱吱却异常地安静,微眯着眼睛,站在我的肩头许久。有了这位“观众”,我练琴更起劲了,一有时间就会打开钢琴练习,技艺日渐增进,而每次我的小观众也会不请自来,陪我一起练琴。
妈妈看我这么积极,喜上眉梢,劝说我参加一个钢琴比赛。然而,当我看到比赛曲目的那一刻,就傻眼了——里面尽是些我不常弹到的旋律:多声部、大连线、装饰音……哎,无奈的我只好硬着头皮加紧练习了。果不其然,单手的练习让我有点吃不消了,每弹一个音都要花好久找下一个,几周练下来指法依旧生疏得很,琴声断断续续地如同噪音般刺耳。陪伴着我的吱吱不再是享受的表情,时常没听一会儿就慌忙逃离琴边,一副很嫌弃的样子。
怎么办?放弃比赛吧!接下来几天的练习我都心不在焉的,吱吱也不来了。有一天,正当我偷懒的时候,转身看到不远的地方,吱吱正在练习飞行,毛茸茸的绿色不知不觉已经长满了全身。只见它用尽全力一跳,拼命往空中挥动翅膀,身体却不受控制地重重跌落在地板上。半天下来,它仍旧不会飞,可它毫不气馁。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它仿佛着了迷似的,一有机会就重复地做着飞行的练习。看到吱吱这样拼尽全力,我心里酸溜溜的,凭什么它能坚持我不能,难道我还不如一只鸟?于是我又回到钢琴前,一节一节地啃曲子,一遍又一遍地调整旋律。
几周过后,当我再次弹起比赛曲子的时候,吱吱扑腾着翅膀飞过来,轻轻地落在我的肩膀上。旋律在我的指尖流动,吱吱仿佛也沉醉其中,一曲弹罢,它竟然在我肩头睡着了。比赛现场,当我演奏结束,现场竟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获得了银奖并直升决赛。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我脑海里浮现出一抹绿,那是吱吱立在琴边、静静陪伴着我的身影。
(作者通联: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六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杨琳琳:小作者以“琴边的小鸟”为描写对象,用细腻的文字叙述了鹦鹉“吱吱”默默陪伴在“我”身旁练琴的故事。在作者的笔下,这身披绿色羽毛的小鹦鹉既是“我”的最佳听众,也是教会“我”成长的小伙伴。“我”的肩膀是吱吱栖息的地方,而它的陪伴却是“我”成长的动力。原来陪伴就是这样简单而美好!
特约点评
福建省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金向荣老师:这篇文章小作者运用“琴边的小鸟”引出“陪伴”这个主题。文中,小作者将自己面对挫折的颓然与奋力飞行的小鸟做对比,以及从小鸟身上感受到勇气,从而跨越了障碍,文章传达了一个正面的人生观和积极的心态。这篇作文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是叙事流畅,主题鲜明。文中作者开始勤奋练琴是因为有了小鸟的陪伴,但遇到困难和挫折选择放弃后,又在“小鸟练习飞行”这一事件的激励下,产生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最终他在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文章每个部分都紧密相扣,形成了一条清晰的叙事线索。结尾部分通过回忆小鸟的陪伴,进一步明确了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也突出了文章主题。
二是情感真挚,代入感强。小作者在描述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回避练习钢琴时遇到的挫折,如“单手的练习让我有点吃不消了”“琴声断断续续地如同噪音般刺耳”等,同时作者也运用小鸟练习飞行的困难突出了克服困难的不易,两者互相照应。这些细节的真实描写让读者成了故事的共情者,与作者一同感受到自我超越的喜悦。这样的代入感使得文章不仅仅分享了故事,更传递了情感和精神。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