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陈隽墨:穿越时空的陪伴

发布时间:2024/5/28 11:00:44
每次回到老家,抬头望见祖父老屋里挂的老匾额,都好像能够一眼万年,穿越岁月风尘,与祖父隔世相望,那些绵长岁月里无声的陪伴,从不会因为时间流逝而淡薄消散……
那是一块长条石制作的石匾,朱漆浑身,中书五个行楷大字“勤朴和睦贵”,是祖父留给我们的遗训,也是穿越时空的一封珍贵家书。他无声无息,却无时不在。
“勤劳、朴素,兄弟邻里和睦,相互帮助相互扶持,是为贵也。”这是后来,妈妈解释给我听的关于家训的注解。它悬挂于厅堂之上,也自此铭刻在我心间。
又到清明时节,大雨滂沱。我不禁再次想起已经过世的爷爷奶奶,二老一生含辛茹苦养育八个子女,虽然家境贫困,孩子们却从未为某事争吵,他们互敬互帮,相亲相爱,大伯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兄弟们却各司其职,没有谁提出分家别过。而我们这个大家族也成为乡里人人夸赞的好家庭。最幸福的,还得是过年的时候,老少五六十口人欢聚一堂,大人负责准备各种美食和烧香祭拜的事,孩子们负责刷洗锅碗瓢盆以及玩耍,别提多快乐了。
奶奶过世后,务农的二伯母接替了她的工作,山上的田园,圈里的鸡鸭,都由二伯母来照顾。每年正月初一,别人家的孩子到处串门的时候,我们家的传统则是全家出动,到山上运载够用一年的清扫鸡鸭圈所需要替换的草料,为二伯母减轻负担,而二伯母养出来的肥美的鸡鸭做的肉汤又成为我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最难忘的是暑假花生季,每年等到花生成熟的时候,二伯母一声令下,所有在外工作的叔叔伯伯姑姑哥哥姐姐,一窝蜂儿往家赶,有的甚至带来了自己的朋友,美其名曰体验农家生活,结果是,整整四十八股的海边沙田,不到两个小时全部搞定——凌晨五点我们赶在太阳之前出发,不到七点战斗已经结束,大家有说有笑,虽然略感疲惫,但是劳动与丰收的快乐溢于言表。
今天又是清明,我望着窗外阴阴沉沉的天,噼里啪啦不断落下的雨,想起我的爷爷奶奶,我想天上的他们,如果看见孩子们正秉承他们的遗训,在人间勤朴和睦、兄友弟恭,一定也会流下喜悦的泪水、展开欣慰的笑靥吧。
天不假年,斯人已逝,祖父母都已经离开我们,但是那一脉流传的骨肉亲情依然让我遥遥感知:他们穿越时空的陪伴从未缺失!
(作者通联:福建省惠安县东岭中心小学五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张晓红:小作者从祖父的家训匾额入手,叙述了沿袭祖父的良好家训陪伴自己成长的故事。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父辈一大家族人的团结友爱、亲密无间,皆受益于祖父家训:勤朴和睦贵。兄弟姐妹间各自不计较得失,相互扶持。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格局与手足情义。而后代子孙也在此家风影响下在相互扶持中成为同样美好的情义中人。
特约点评
福建教育学院卢永霞老师:生命中的陪伴有不同的形式,有形影不离、朝夕相处的有形陪伴,也有熏陶浸染、潜移默化的无形陪伴。本文所述,当属后者。陪伴小作者成长的是祖传的家训,这家训从祖辈到父辈,从厅堂之上到言行之间,融入小作者耳濡目染的成长环境。
全文可分三个部分。前三个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家训匾额。这三段夹叙夹议,构思巧妙。“叙”的部分聚焦“匾额”:第一段介绍家训匾额所在的位置,第二段介绍匾额的材质、色彩、内容,第三段借妈妈的解释介绍家训“勤朴和睦贵”的意思。“议”的部分则围绕“陪伴”主题:“那些绵长岁月里无声的陪伴,从不会因为时间流逝而淡薄消散。”“他无声无息,却无时不在。”“它悬挂于厅堂之上,也自此铭刻在我心间。”而“老家”“老屋”“老匾额”增加了家训的年代感,也说明其传承的时间长。
第4至6自然段为第二部分,选取典型事例叙述父辈兄弟姐妹践行家训的具体表现,勾勒出勤劳朴素和睦、相互帮助相互扶持的家庭风貌。如:虽然家境贫困,但八个子女互敬互帮、相亲相爱、各司其职、欢聚一堂,家族“成为乡里人人夸赞的好家庭”;正月初一,全家出动运载草料,为二伯母减轻负担;花生成熟的时候,所有人齐心协力往家赶,有说有笑忙收获……这些美好的画面皆得益于祖父留下的家训“勤朴和睦贵”。
因此,文章的最后一个部分,小作者很自然地追思先人,感念遗训,点明主旨“穿越时空的陪伴从未缺失”。这意味深长的结尾,也给读者带来美好的遐想:这个家庭的后生晚辈必将在良好家风的影响下,像他们的祖辈、父辈那样勤朴和睦、互敬互助,传承优秀的传统美德。
本文用词典雅,事例典型,情感真挚,构思精巧,堪称佳作。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