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若晗:一生有你
发布时间:2024/5/28 11:03:00
亲爱的妈妈:
见字如晤,展信舒颜。
虽然我们每天都能见面,我也经常向您表达我心里的爱意,然而,在时间的浩浩长河里,满富爱意的表白唯用文字落在纸笺方显不朽,今日特提笔抒这封家书,以表深切感恩。
都说指缝太宽,时光太瘦,自幼至今,伴我十载,每个步履皆含爱意,时光荏苒,满腹恩情,半知半觉间,您已经步入不惑之年,您常说自己银丝满头、皱纹爬上眉间,但我看来仍是兰心蕙质、初心依旧。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您的碎碎念念,温暖我的岁岁年年。从小,您就常对我说,学着慢慢认识世界,学会去爱,我们要的东西不多:信念、尊严、自由和品质。我们生活在这个物质丰饶的时代,物质的山峰一座高过一座,学会正确地索取,学会满足,学会用信仰丰盈一生。您还说,您能给我的太少。可是,我最亲爱的妈妈,您其实给了我世界上最美好、最昂贵的东西,那就是爱。我没有锦衣玉食,但穿着得体、大方精神,但能品尝到每一道您精心烹饪的家常菜肴,这些都证明我在健健康康地成长;虽然我天资不够聪颖,但却不用因此而自卑;即使我无法事事拔尖,处事素养里也流淌着你教养的落落大方、彬彬有礼的待人之道;我不必成为大家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却常常从您那得到“晗晗,你做得特别好”的赞扬……妈妈,感念您的陪伴,这些刻在生命里的温暖和美好,是我十年生活中最幸福的痕迹。您的爱是柴米油盐间的琐碎细腻,是平淡烟火中的耀眼星辰。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您的生活态度,像一盏夜路的明灯指引着我。我不止于歌咏您为我劳碌,我不止于赞叹您爱我胜过您自己,我要赞美您让我像我自己,去成长为最好的样子。您说:“去学习吧,那会让自己变得更好,那才能看更大的世界。”所以,努力学习成了我自己愿意为之努力的事,学习古筝、中国舞成了我最喜爱的事,在学习、阅读、习奏、跳舞中,我看到了美丽的新世界,发现了最真实的自己,我爱上了这样的烟火人间,也爱着这样的自己。最重要的是,在您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下,我知道了:我无须在意他人的评价和眼光,我只需按自己的步伐生长,长成我想成为的自己,我自己喜爱的样子。您给予我的爱,成为我做任何事的底气和勇气,您让我站在了最高的地方,站在和煦柔暖的春天里,让我的道路充满了美意。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您的处世哲学,似莲开泛着清香,不凋不败。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您用最简单朴素的家风教育我成为诚实友善的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我们的家风首先就是以诚为本。从小,就听您对我说,做错事不要紧,要勇于承担;对待他人要谦逊和善,不要轻看了身边的任何一个人,每个人都是精心的杰作。我们要学着谦卑,懂得尊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样我们自己的人生才会更加广阔。因为有您,我的童年,有诚信在,有善良在,有朋友在,所以整个世界都是春暖花开。只要想到您,我的内心就会充满力量,悄无声息又生生不息,给予我无限能量。妈妈,您常常对我说,谢谢我选了您当妈妈。其实我想说,谢谢,是您来当我的妈妈,谢谢您,带我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
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我知道我正处于新时代飞速前进的洪流中,我会以努力之我走好人生路,在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中激扬向上之力量,扬帆起航自奋楫,不负韶华更向前。尽管我的羽翼不丰满,肩膀不宽厚,但我也想靠着这股渺小的力量陪伴着您笑口常开,所以会努力奔跑。
落笔,又闻慈母言笑晏晏。
祝福吾亲,平安健康!
挚爱着您的女儿:黄若晗 2024年1月15日
(作者通联:福建省福州树德学校六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邱霞: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有质量的陪伴就是幸福的源泉,这封信,真挚动人,暖言入心,小作者通过自己成长过程中从母亲那获得的精神的浸润,细致入微地描述出在母亲润物无声的陪伴下,自己向阳成长的状态,令人动容。有这样的母爱在伴,相信小作者一生都将精神富足!
特约点评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刘学林老师:这封家书,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字里行间写出了母亲对自己日常生活照料及成长教育中的深情,在家书中我们看到了母亲教育的智慧,看到了良好的家风,也看到了小作者的阳光上进以及茁壮成长。
在抒发真情的同时,这封家书还在文章结构及语言表达方面体现过人之处。首先,在文章的结构上,小作者主要采取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说母亲养育之恩的伟大,再从生活照料、生活态度、处世哲学等方面加以展开,最后又在自我激励中写下了对未来的展望。洋洋洒洒1000多字的家书,或引用名人名言,或道家长里短,但围绕书信分点叙述的特点,整体结构层次清晰,富有条理。其次是语言表达,这封家书的语言表达很有特色。语句优美,善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突显文章的生动;词汇量丰富,小作者巧妙地把平时积累的优美词句准确地运用到习作中,为文章增添了文采;古文积累运用,超越了同龄孩子的水平,文章多处借用《诗经·凯风》等作品中的诗句,表达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既体现了古文的积淀造诣,又彰显文章厚重的文化味,让我们看到经典传统文化的魅力,值得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