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城:破茧成蝶之遇见
发布时间:2024/5/28 15:32:36
又是一个阴雨天,四处乌云密布,偶尔滴下几滴雨水。雷公像是生气了一般,用那沉重的雷声震着我的耳朵,我的心情也如同这一糟糕的天气。我看着手中那一张看着惨不忍睹的卷子,与这般天气非常相配,上面鲜红的分数十分刺眼,课堂上老师那严厉的话语像是个重锤般砸在我头上,我不禁眼冒金星,跌跌撞撞地向家走去。
一路上我的心好像揣了一只小兔子,即将跳出嗓子眼。不巧的是,老天仿佛又要捉弄我——家门紧锁,我连敲了几下大门,都没有回音。我垂头丧气地走在街道上,心不在焉。因为几日的阴雨天气,花儿们像被雨水打成了筛子一般,无精打采地低着头,小草也湿漉漉的,只有大树仍站在风雨中。为了在妈妈回来时能被我发现,我只好与这孤零零的树作伴,虽然躲到了树下,但是雨点仍如同鞭炮般砸在树叶上。
我抬头望去,树枝中一个与众不同的东西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如水滴般的外壳,如树叶般的绿色,却不停地晃动,是一个虫茧!我心里带着些许期望却又有一些质疑,好好过毛毛虫那种安逸的生活不行吗?还一直摇晃,莫非要学鸟儿一样展翅飞于蓝天?
不!不是这样的!风用全身剧烈地颤抖来表达它的不同意;雨用狠狠地击打抗议,虫茧已摇摇欲坠。难道这小东西不服?
终于,一根黑色的,短小的触角在空中急切地舞动着,我又燃起一丝希望。那颗茧又慢了下来,只存一丝微弱的气息。果真不行吗?然而,那虫蛹再一次剧烈地晃动起来,却比之前来得更猛烈。顿时,希望的火苗再次随风摆动,那个原本坚不可摧的茧刹那间裂成了两半。一只疲惫不堪的蝴蝶轻轻立在了残留的半个茧上。它像个勇者一般迎风飞上树梢,展开那双极其绚丽的翅膀,虽摇摇晃晃却不失潇洒,面对雨水的打击,它扶摇直上,勇敢地面对打击,却愈发虚弱……可它的勇敢,也迎来了回报,雨滴逐渐减少,雷公也不知去了何处。它赢了!我走上前,这小蝴蝶已开始休整,而妈妈的喊声也传来,我转头看了一眼,蝴蝶已无踪迹,我笑了。
望着窗外雨景,我想我定能如那茧中之虫,待羽丰之时,破茧成蝶,飞向蓝天。
(作者通联:福建省福州树德学校六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林秀姜:全篇紧扣材料立意构思,善于解读材料,从“我的心好像揣了一只小兔子”到“破茧成蝶,飞向蓝天”,小作者善于观察,思路清晰,结合生活实际,结尾升华主题,进一步提高思想高度。
特约点评
福建省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金向荣老师:这篇作文巧妙地通过描写毛毛虫在风雨中破茧成蝶,展现了生命的坚韧,并象征着个体生命从束缚到自由、从安逸到挑战的跨越。作者生动地表达了在面对人生挑战和困境时,勇敢打破自我束缚的重要性。文章结构清晰,情感饱满,主题鲜明,让人感受到勇敢追求自由的精神。
一是绘景生动有趣,富有象征意义。在天气、植物等环境描写中融入了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意义,成功营造出一种压抑、沉闷的氛围,不仅贴合主题,也准确地反映了主人公的心情。例如,“风用全身剧烈地颤抖来表达它的不同意。雨用狠狠地击打抗议。”“花儿们像被雨水打成了筛子一般,无精打采地低着头,小草也湿漉漉的,只有大树仍站在风雨中。”这些描写既形象又生动。与花草的无精打采相比,虫茧如同一个勇敢的挑战者,面对风雨的暴击毫不退缩。这样的对比,使环境描写更加具有深度和内涵。
二是语言特色鲜明,传达感情色彩。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有趣、感染力十足。例如,“虫茧已摇摇欲坠。难道这小东西不服”以及“它像个勇者一般迎风飞上树梢……虽摇摇晃晃却不失潇洒”。这些描写赋予了虫茧人类的情感,既生动地展现了蝴蝶的勇敢,也表达了作者对蝴蝶的敬佩之情。
三是心理描写细腻,凸显成长主题。文章一开始小作者便巧用比喻,细腻地刻画了自己在等待妈妈回家时的焦虑不安,在描绘自己观察虫茧成蝶的过程中,心理描写更是达到了高潮。他通过内心的独白,生动刻画了自己在观察虫茧破茧成蝶时丰富的心理变化,从不屑、质疑到期望、担忧,再到敬佩。小作者将自身的情感与虫茧的命运紧密相连,使得文章主题更加鲜明。最后蝴蝶在妈妈的呼喊声中飞向广阔的天空,小作者“笑了”,困住春茧的从来不是狂风暴雨,而是内心的怯懦和自我怀疑。在这场特殊的雨景中,小作者树立起勇敢和坚强的信念。
正如莫言所言:“观察生活的细微之处,写作就会变得更加深刻。”小作者通过观察生活,发现了平凡事物中的哲理:有时困境来自内心的恐惧和自我怀疑,只要勇于破除自我束缚,我们就能在人生的天空中展翅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