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孙庆芳:老槐树

发布时间:2014/11/13 11:37:04

又到秋黄叶落时,那抹斜阳留恋处,有一棵老槐树,叶已零落枝已枯……

树下有我在落日余辉里拉得长长的身影,一袭青黑色风衣裹着我,衣角随风舞动……时光荏冉,如今的我已玉琢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再回到这棵老槐树身旁时,回忆已不再仅仅深深浅浅地落在自己童年快乐的记忆上——那落日余辉中炊烟袅起的傍晚,我坐在搭在槐树枝干下的简易“秋千”上荡啊荡啊,笑声,尖叫声划破宁静的村落……那里有我最真最美的笑容,有我最开心的日子,我一生也忘不了。

我仰头注视,低头凝眸。看秋日里无力的阳光透过树叶斑驳了一地。回忆却陡然穿越,我变成了父亲——一个也曾在此有过无数或悲或喜记忆的人:小时候,家里十分贫寒,爹是生产队队长,带领一队人挣工分。谋口粮,全家七口人全靠他一人养活,可辛苦了他。爹是个瘦高个儿,戴一顶老式帽子,穿土布中山装。娘辛辛苦苦拉扯我们兄弟五个,靠一双巧手缝制手工赚几个钱,村子里谁家嫁个女儿,谁家娶个媳妇总少不了请娘给她们绣个鸳鸯枕,纳双比翼鞋。遇到贫寒人家,娘是不好意思收钱的,我们弟兄五个虽然因为缺少营养而个个面黄肌瘦,穿的衣服也是补丁摞补丁,但却十分板正,这得归功于娘。

秋天里收几粒粮食,对于我们这个七口之家,只能勉强挨过冬天,春天呢,再明媚的阳光也驱不走饥饿,何况我们兄弟几个正值长身体的时候,娘看着我们个人面容腊黄,便在黄昏放工时去田野里挖野菜(生产队里绝不允许个人为了“一己私利”而耽误生产,否则扣工分不说,弄不好还要全村批斗,这绝对会让身为生产队队长的爹面子上挂不住的)娘天黑了才急急往回赶,给我们做饭,有时就用荠菜熬汤喝,可因为天黑舍不得点灯,总会夹杂一两棵苦菜漂在里面,就这样,一锅“苦荠菜汤”伴随我们许多个春日,可是因为村里吃不饱的人家太多了,荠菜也很快就挖光了。

没有办法,娘只好领着我们转向门前那棵槐树索取食物了。她用镰刀勾下嫩枝叶,洗净,用石碾碾成沫,掺上几粒豆,做成“槐叶豆沫”给我们卷煎饼吃。刚开始,那叫一个香啊!可是,十几天后,姐姐就受不住了,看见娘端上“槐叶豆沫”来她就头晕想吐,娘怕她饿坏了,逼着她吃,她就吓得哭,她后来告诉我:她实在怕极了那难以下咽的味道,那味道终生难忘,落泪了,可是有什么法子,还好,槐树总算帮我们度过一关。

再后来,大哥辍学了,回来和爹一块挣工分,家里也有了足够的粮食,也不需要再吃“槐叶豆沫”了,我们仅在秋天时采槐花,冬日作茶叶用。我是家里的老三,每天除了和老四一块上下学,就是下午放学后去给队里放羊。弟弟老四是个残疾人,打娘胎里生下来就只长了一只脚,娘因此觉得愧对他,亏欠他,因此格外爱溺他,直到七岁上学才给他断奶,每每他调皮调气,甚至辱骂爹、娘也是绝不忍心打他的,我们兄弟也处处对他迁就忍让。大哥是个憨直的人,有一身的牛力,可就是脑子一根筋,爹娘并不十分喜欢他,虽然大哥的确帮了许多大忙。我呢,从小体弱多病,没少让爹娘操心,又生得一个倔脾气,因此爹也不十分喜欢我,爹最喜欢二哥,二哥身强体壮,十二岁时就已经长得颇为虎实,二哥打小是个懂事的孩子,从不惹爹生气。假使有什么不同意见,他也不会顶嘴,常常是晚饭后给爹装好一袋烟,毕恭毕敬的递上,点着,然后才向爹陈述自己的看法,一些决定就在那烟锅的一红一灭中改变了。即使爹还是不肯改变意见,也会语重心长地对二哥说:“老二啊,你不知道,这个事其实……”,从来不会像呵斥我们哥仨一样要求我们迫于他的威严而绝对服从。我们心里不服,可也说不出二哥的不是来,只当是爹偏心。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二哥下水库洗澡时,碰到一个落水的儿童,她救出了小孩,自己却淹死了,我们连尸体也没捞到,娘哭得死去活来,爹一个人抱着头,蹲在那里,脸埋在臂下,我看不见他的脸,但我知道他在哭,他最喜爱的儿子没了……那一年我十岁,二哥刚满十二岁。

我们为二哥建了衣冠冢,坟砌在二大爷的墓旁边,让他们搭个伴,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兄弟几个大气不敢出,生怕惹了爹会遭到爆发性的“毒打”,那种安静太可怕了。

事实上,爹再也没有打过我们,再也没有。 他后来意识就不清晰了,人家都说他疼儿子疼疯了,他成天在场院里喊着二哥的小名字打滚……后来,爹口吐鲜血,已是患了不治之症,他趁着自己清醒的时候,晚上走到槐树下用裤带挽了一个结,自缢了,我们发现他时,爹已经浑身冰凉了,娘哭得死去活来说:“老头子啊,你死了一了百了,叫我们娘几个怎么活啊?”

安顿完爹的丧事后,娘撑起家,直到我们几个儿女都长大成人,成家立业。那棵槐树很少有人走近,除了娘。我也不轻易走近,直到有了爱荡秋千的女儿……

我回神,如今这个爱荡秋千的女儿,就站在槐树下,回忆着过往的一切这儿交织了缅怀和时光的尘沙……

 

教师点评:

作者把一段凄婉的人生片段,活活地撕裂开来给读者看,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个个善良可爱,他们甚至用生命给社会以回报,然而他们吃的、喝的、穿的……那棵“叶已零落枝已枯”的老槐树知道,它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学生:孙庆芳

学校:临沂大学

点评教师:作家  周宗仁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