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孙绍振评《世界末日》

发布时间:2014/12/8 14:42:58

前记:这是一篇写得很深刻的文章,并不是高考应试文章,要找到自己的语言,就要有自己的思想。

 

文章写的是一个在考试中屡屡失败的同学。对于这样的同学,一般的同学会怎么写呢?庸俗一点,是掩饰不住自己的优越感,思想修养比较高一点的,大概会给予一点同情吧。如果光是这样,文章给人的启发是不会太大的。作者提出来的问题是,在中学里,作为一个人,有没有比考试成绩更宝贵的东西?我们中学语文,讲了多年人文精神,可是真正落实到具体的同学身上,我们有没有认真思考,有没有意识这也是一个可以用文字来提高自己精神境界的问题呢?我想我们的老师,如果不是全部,也可能是大部分忽略的了。

而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水准,真有点令人惊叹。

在她笔下,这个人物,由于成绩不佳,精神上有沉重的压力,压到什么程度呢?从他喜欢唱的《世界末日》中可以感到。在作者笔下,他没有考好,也没有考好的希望,质检啦,高考啦,考不好,他习惯了。日子过得“冗长而暗淡”,但是,最有特点的语言是:日子是“没有痛痒的”,“没有热情,也没有意义”。从这里,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这个人物的同情,不是一般的,而是有着比较深刻的理解。陷在这样的考试制度中的人物是无奈的。他承受的压力是巨大的,他的心灵是茫然的、漠然的,甚至作者问他日后的去向,他也懒得动脑筋。

从这里显出了作者的才气,那就是对人的理解,超越了肤浅的同情,才有超凡脱俗的理解。主要是,把人作为一个人来理解,理解他的情绪,他的困境(“世界末日”的感觉)。作者洞察了,他在逃避,然而无可逃避。在一系列含蓄的描述之后,作者显示出了相当深刻而又简洁的概括力:

阿J是骚动的。质检后阿J想到逃避,其实他也知道他只是在自欺欺人,谁都无处可逃。他开始冷静,然后自嘲,他不再大摇大摆,他妥协了。用他的话说,他的世界末日到了,荒凉到极致。阿J像一个秋千,乏力但不停摇荡,迷失了方向。事实上根本没有方向。

如果光是描写,稍微出色一点的中学生都会写出一点精彩的句子,但是要将灵魂深处的无奈,包括人物自己也不一定明确的潜意识,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光有比较深厚的语言修养,可能还是不太够的。写出人物心灵深处的矛盾,最难得的是,写得并不吃力、不太夸张,这要求作者思想敏锐。

文章的好处,并不仅仅在于,表现了对于一个被考试折磨得失去了希望的同学的理解,而且还在于把这种理解写得相当精辟。这并不完全是一种手法,而且是一种深刻,相信他会在秋千一样的飘荡中回到自己的世界,也就是说,就是考不好的人,也会有适合自己的世界。追求含蓄的作者,到了这个份上,不得不把这一点说得明白一点:

我知道有一天阿J会荡回自己的世界。我问阿J,阿J没给我答案,只给我沉默。没错,他是一个有预感的人。我彼此心照不宣。

从这里,细心的读者想必会感到,作者并不是很有把握,这是因为,她还太年轻,对于当前的考试制度虽然表现出某种质疑,但是也无可奈何。但是思想上,作者是很坚定的,人呢不仅仅是考试的机器。一个花季少年难道因为考试成绩不佳,生命就丧失了全部的价值吗?作者对此是有自己的理解的,她把这种理解写到作文里,却得不到语文老师的理解。

这是一笔大胆而深刻的反衬。虽然老师不理解,但是,作者作为这个陷于困境的同学的真正朋友,确实心照不宣的理解他,而且是坚定的。在这篇精炼得在字里行间留下许多空白的文章中,作者难道用反复的笔法强调:

关于阿J,我一直以为我比谁都了解他,因为我们本质上就是相同的。他比表现在外,而我伪装得很好。很彻底地把它掩埋了……

作者写这位女老师用的笔墨并不多,可以说,很是吝啬,但是,双方的矛盾却刻画得非常深邃。老师不理解,为什么呢?

从这里,作者把它提升到一种哲理的高度:

因为她看不懂,因为她不是阿J。

请注意,因为“她不是阿J”,这是很深刻的。老师不理解,并不是因为她师德有问题,而是因为人与人所处的地位不同,人与人本来就是很难沟通的,又加上,高考价值观念的霸权,理解是不可能的。但是作者理解,为什么呢?答案就更深刻了:

我只为阿J写,又不为七月写。这一句我没对她(按:老师)说。她把我叫到办公室唾沫横飞地讲一大堆长篇大论,最后她叹了一口气说我太任性。我愣住了,没做任何解释。

为什么这位女老师不理解作者的文章呢?也许,对于渲染和夸张没有警惕的作者会滔滔不绝起来,但是,作者似乎十分爱惜她的笔墨,没有正面回答,只从侧面轻松地带了一句:“我只为阿J写,又不为七月写。”就是不为高考而写。女老师之所以不理解,是因为她脑子里只有高考。她脑子里,高考就是一切,而“人”却视而不见。人的生命,人的心灵,人的价值,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沟通,完全不再她的关切之中。作者和这位女老师完全处在两个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虽然女老师激动得唾沫横飞,但是,作者却很冷静,因为她有着对人更高的理解和同情。她非常从容地“没做任何解释”。这里表现出来的自信,有一点惊人,读者可以从这个简单的句子中感到思想的力量。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有什么比对人的价值、尊严的理解与沟通更为重要的呢?

小小的年纪,居然这样坚定,这样深沉,还有一点和她年龄不太相称的冷峻。细心的读者可能在这个时候才发现,作者写了这么多理解和同情,却一直没有抒情的句子。但是,这并不是没有感情,相反,这里缺乏的只是常见的、廉价的滥情,含而不露的情感却因为理解,显得更深厚,更有思想分量。尽管作者暗示,她和这位同学的命运如永不会相交叉的平行线。我们完全可以猜想作者的成绩很好,但是,她仍然忍不住在文章的最后,用直接抒情的语言对他呼喊“别忘了友情”,甚至,连听到他有点灰暗的歌声,也感到自己轻而易举地被刺痛了。

这篇写得如此深刻的文章,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从容不迫,逃避渲染和形容,追求深沉精炼。许多意思在字里行间。有时以形象感人,有时又以思想警策,发人猛省。我的评价文章写到这里,已经比原作更长了,但是,我还是忍不住要引用文章中的几句话供读者自己去体会其中的精彩:

阳光灿烂,他的语气很活泼。每天放学的时候,夕阳会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阿J说过我们是两条直线,直线后却界限着另外一个世界,就像是黄昏下的夕阳永远找不到尽头。

 

附:

世界末日

福州第一中学 高三 林蓥

 

那一段时间真的很喜欢用周杰伦的《世界末日》,阿J曾经为我唱过。阿J喜欢周杰伦,他欣赏那种洒脱,因为他没有。他叫自己Jay,所以我叫他阿J。

阿J是我的同班同学,与他接触的次数在记忆中几乎是零,直到最后那学期的有一天。

“想哭/来试探自己麻痹了没/全世界/好像只有我疲惫/无所谓/……”阿J不知从哪个角落很突然地冒了出来,在我身后悠悠地唱。我一愣,有些惊讶,惊讶于他的不掺任何杂质很纯粹却略带忧伤的嗓音,很R&B,很周杰伦。阿J一首接一首地唱,从《龙卷风》到《双节棍》,我像上了瘾似的喜欢听他唱歌,在那以后。

我说阿J是一个不用花钱的点唱机。“哦,是吗?”他笑了,阳光灿烂,他的语气很活泼。每天放学的时候,夕阳会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阿J说过我们是两条直线,直线后却界限着另外一个世界,就像是黄昏下的夕阳永远找不到尽头,我一直不明白。

质检后是完全没有痛痒的日子,冗长又暗淡,没什么热情也没什么意义。

“准备去哪?”我问阿J。

“不知道。”阿J随口道,但这确实是实话,“你呢?算了,不用说我也知道。”阿J一副很轻松的样子,但转身之间还是留下了一声怅然若失的重呼吸,我感觉到了。

阿J是骚动的。质检后阿J想要逃避,其实他也知道他只是在自欺欺人,谁都无处可逃。他开始冷静,然后自嘲,他不再大摇大摆,他妥协了。用他的话说,他的世界末日到了,荒凉到极致。阿J像一个秋千,乏力但不停摇摆,迷失了方向。事实上根本没有方向。

我知道有一天阿J会荡回自己的世界。我问阿J,阿J没给我答案,只给我沉默。没错,他是一个有预感的人。我彼此心照不宣。

很久没有听到阿J唱歌,阿J在某个片段的某个时刻无声无息地退出了所谓的“我的世界”。我耳边残留的是路上喧哗的吵闹声。夕阳把阿J的身影越缩越短,最终成为夕阳沉下遥远的一个点。那时我想阿J的秋千弧度一定很完美,却越来越无奈。

七月前老师布置了最后一篇作文,我写了阿J,老师没给评语。她说这样的文章是不会拿分的,因为她看不懂,因为她不是阿J。阿J说他理解,真的。我只为阿J写,又不为七月写。这一句我没对她说。她把我叫到办公室唾沫横飞地讲了一大堆长篇大论,最后她谈叹了一口气说我太任性。我愣住了,没做任何解释。

我欣赏阿J,而她不。关于阿J,我一直以为我比谁都更了解他,因为我们本质上根本就是相同的。他表现在外,而我伪装得很好,很彻底地把它掩埋了,但阿J却能轻而易举地就将它连根挖出来。我始终无法描述阿J也许是他给我的印象太明显,抑或是太模糊了。

阿J最后一次为我唱《世界末日》是在电话里。在电话那边他轻声哼着,我悄悄地跟着他的节奏。继而我都不再说话。那天以后,七月来了。

七月的那三天白茫茫地过去了,容不得我多考虑,那三天后我始终没见过阿J。电话里,他只是敷衍。他停住了,他无话可说,默不作声。我却很清楚地感到到他沉闷的呼吸。“平行线永远只能平行。”说完,他挂了电话。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阿J,别忘了友情。我一个人孤单地对着电话大声地喊。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阿J,别忘了友情。空洞的电话那头发出回响。

是吗?是的。

“天灰灰/会不会让我忘了你是谁/夜越黑/梦违背/难追难回味/我的世界将被摧毁/也许事与愿违……/也许颓废也是另一种美”(歌词)轻而易举地刺痛了我的神经,然后悲伤地在房间里穿堂而过。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