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钏晓容:我的“三哥”

发布时间:2014/12/15 11:28:36

三哥,是别人对父亲的称呼,因为他排行老三。

不过,这称呼似乎还另有说法。听姥姥说过,姥爷一向是个典型的清闲主义者,家里的大小事都与他无关。我们家是个大家庭,叔叔,伯伯比较多,各自娶亲后,姥爷更清闲了,每日吃过饭便到寨子里闲逛去了,所以家里的活都得由姥姥领着大伙干。当年姥姥怀着父亲,两个伯伯还小,她只好挺着个大肚子下地干活。不巧父亲出生那天姥姥在山里,幸亏有寨子里的一位老人帮忙接了生。父亲出生在山上“三”是“山”的谐音。

父亲跟姥爷长得像,却不如姥爷那般清闲。十六岁他便走出家门闯荡去了,去了很多地方,十年后才有了我。

前两日,父亲打来电话问身体恢复状况,想想,这是上大学以来他第一次给我打电话,是多少有些惊喜的。父亲平日是个话少的人,在我印象中,他很少会过问我们的生活情况,好像那只是母亲的工作。之前都是与母亲通话时才顺便跟他说上几句。这次,母亲告诉我,父亲是等了大半晚上才给我打电话的,说是怕影响我看书。他在电话中叮嘱多遍要注意身体,按时吃饭,像极了平日的母亲。然而这几句再平淡不过的话从他口中说出来,在我心中却激起了一圈又一圈涟漪,我深深感受到了这个平日冷漠的父亲的爱。

很多时候,我羡慕身边那些女朋友,她们与她们的父亲很聊得来,像亲密无间的朋友。我却与她们相反,父亲是个不善表达的人,明明很关心人却不表现出来,那样的关系对我来说是遥不可及的。过去家庭盛行的是“严父慈母”模式,现在家庭中普遍流行“严母慈父”模式,而我们家还没能跟上改革开放的步伐,明显属于前者。父亲对我们的教育从小就很严格,他确实是位人生的导师。在他眼中,不好好学习就是不务正业。他表弟表妹家的孩子辍了学在寨中闲荡,便成了他教育我们现成的反面教材。真想不明白,都这个新时代了,父亲怎么还这么守旧。

直到有一天,父亲喝醉酒,说起了他的人生经历,说起了他的骄傲和愿望。他说:“我这辈子最高兴的是有了你们姐弟俩,最大希望就是你们争气都考上大学。”平日里他是不会这样说话的。当听到这简单的几句话,不禁暗自难过,还伴着深深的感动,这才明白父亲不是守旧,那是对我们深深的期许。

第一次高考失利了,父亲鼓励我补习一年,我不愿,是他的一句话改变了我的决定,也改变了我人生的走向。他说:用一年换一辈子,你想值不值!经过一年时间,我和弟弟同时跨入了大学之门。录取通知书寄到镇上,是父亲走路去取回来的。我猜不出去的路上他面带什么样的表情,也不知道回来的一路上是否捧着通知书欣慰的笑,是否逢人问他,他就欢喜的告诉人家:上了!都考上了!可我知道,在他眼中,他的孩子考上大学是同古人考上状元一般喜庆的。他的愿望实现了,我们没有辜负他和他的那句话。

我不清楚面对开学的一大笔学费,父亲有没有皱眉。到银行打款那天我也去了。他从上衣内侧口袋里掏出一沓钱,数了两遍,像把自己家的孩子送人似的轻轻放入存款机,按了按,深深呼了一口气。看着他这一系列笨拙的动作,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受。偶然间才注意到父亲的大半头发已经花白。

父亲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无论他是否富有,是否年轻,无论我们间存在着多大的代沟,他都在用他独特的方式爱着我们,他是我最爱的父亲,他是我最最亲爱的“三哥”。

突然,好想他了。这次回家我要做两件事,一是帮他染染头发,二是主动与他谈谈心……

教师点评:

每当看见写父亲的文章,我都十分认真,这篇作品依然让我老泪纵横,尤其是文章结尾“这次回家我要做两件事,一是帮他染染头发,二是主动与他谈谈心……”这样细致的感情表达方式,让人感动不已。同时也体现了女儿的成熟以及作文技巧的娴熟。

 

学生:钏晓容

学校:保山学院

点评作家:周末

来源:全国学生作文大赛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