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陈立:拉老手

发布时间:2014/12/19 15:09:28

给家里打电话,总会问一问爷爷,他是否健康,还有外公外婆。“子欲养而亲不待”,如今他们都在而我没有能力养,用现代话讲就是很“悲催”了。现在就连看他们的时间也少了,又何谈养?

    做梦会梦到奶奶,但是醒来后就自顾忙去了,没有腾出时间来回味与她在一起的许多时光。今天欣欣无意间的一句话让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是怀念,仅仅用心就够吗?喜欢用瞬间来形容美好的时光,童年是短暂的,用瞬间来形容也许会拉长这个尺度,仿佛美好的时光绵绵无尽。

    经常在外面跑。一个人的时候,会更加留心地观察这个社会,用一双审视的好奇的眼睛。似乎这个社会就像一把大锁,有很多的孔,需要我拿出各种不同的钥匙去一一开锁。而我更加倾向于关注美好的一面,尽量逃避黑暗的,或者用自己浅短的理解去化黑暗为美好,叫自圆其说吧?!

    一次在大桥局公园看到一幅温馨的画面,一对年过六旬的夫妻拉着手,慢悠悠地在公园散步。来不及多想,下意识地掏出相机,没有摆好机位,没有拉镜头,顺其自然地拍了一张。不是日落,不是日出,周围的陪衬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但是这样效果不是更好吗?那天,正巧有一家三口也从旁经过,更巧的是,他们也是手牵手,孩子在中间。我于是用还没有装进包里的相机又按了一下快门。如果把这两幅图片连在一起,很多人也许会误解为这是他们一生的写照,由年轻到年老。我笑了,为自己奇怪的想法。

   《蒋金国传》中的“总统”蒋金国无论多忙,每晚上必须坐在夫人蒋方良的床边,双手久久地拉着夫人的两只手。这就是所谓的“拉老手”吧!老年人更多的表达的是情,是爱的升华,是多年积淀下来的说不出的感情。

    外公外婆也是如此,不过不是“拉老手”。他们扎根农村,日落则息,鸡鸣则起。常听人说“前三十年睡不醒,后三十年睡不着 ”,年过六旬的他们经常半夜醒来,或者外公,或者外婆,有话没话的各搭一句,谈论的是白天的事情或者某一个人,一个话题可以谈论半个晚上,一会听到外公的鼾声一会又插入一句话。当然这是在外婆家被蚊子咬得睡不着的时候所观察到的,还有他们给我讲的。

那个时候不懂,现在才稍稍明白叫做“感情”。

我想,城市中最美的一景,就是“拉老手”这种画面,这是在浮躁的城市生活中出现的一种超然屋外的宁静、平和。

刘姥姥进大观园是《红楼梦》中我比较喜欢的一回。因为他的到来不仅给大观园增添了许多的欢乐,更可贵的是她的纯朴的乡土气息,时时回荡在我的脑海中。看到刘姥姥,我会想,如果奶奶还在,把她请来我们学校看看,是不是也会像刘姥姥一样仿佛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在和奶奶一起的憧憬中,她并没有奢望我能读到大学,只是说要读好书。如今发现,八年过去了,人也非物也非……

被西单女孩震撼的是她的一首《漂流瓶》:“我是这个城市里飘着的漂流瓶,在茫茫人海中随波浮沉……”,虽然没有踏入社会,虽然离家很近,但是我怎么也觉得我还是飘着,没有家里的支撑我真的生活不下去了。中国人大多是啃老族,这是不争的事实。的确,已经奔三了,喜欢把这个阶段的年纪称为尴尬的年纪,不痛不痒,做着青春的梦,吃着偶尔烦恼的饭,诉说着不该愁的愁,承载着没有责任的责任。

希望这个阶段快点过去,多承担点责任吧……

“寒塘渡鹤影,冷月藏花魂”古人抒情的方式是作诗,触景生情。现代人的方式似乎各种各样,并且很多让人扼腕。《非诚勿扰》中有一位中国音乐学院的才人发泄的方式是扔鞋子,那场面看得让我捧腹大笑。总是不怎么习惯现代人的发泄抒情方式,是社会进步得太快,还是我跟不上时代?

教师点评:

年轻的人成熟的思维成熟的作品,《拉老手》给人的联想很多很多,这就是作品的魅力和成功。作者细细地说慢慢地讲,把一些人生感悟掺杂其中,升华了作品。

 

学生:陈立

学校:湖北师范学院

点评作家:钟艳兰

来源:全国学生作文大赛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