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梅:祝贺自己
发布时间:2015/2/3 17:07:52
自从08年学校来了一位年轻的电脑老师,她看到我发表的文章很多,都是手写稿。在她的指导下我慢慢学会了打字、编辑、发送文章,还建立了自己的博客,把自己以前写好的文章发送上去,渐渐地对博客从不了解变为熟识,我不由自主地喜爱上了博客,且一发不可收拾,每一天坚持一篇文章,博客就是一份自留地,想种点什么,完全由自己做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无别人观赏喝彩,其实无关紧要。这两年一直在坚持。
学校领导发给我一期《无锡教育》,我如获至宝,细细品读上面的每一篇文章,还看到几篇我们宜兴老师写的文章,我就大胆地向该杂志投了稿,没过几个月,我的一篇《让语文课堂回归绿色》发表了!我拿着杂志,心中有说不出的激动与兴奋。从《无锡教育》杂志上我得知有“飞雁杯”杏坛随笔的征文要求,我就把我博客里的一篇文章《感动的瞬间》进行认真修改,发到指定的邮箱。这篇文章不久就发表在《无锡教育》上,还获得了“飞雁杯”杏坛随笔的三等奖,去年参加了在堰桥实验小学举行《无锡教育》“飞雁杯”杏坛随笔颁奖仪式,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听了专家和老师们的发言,让我对写作有了更大的信心,尤其对教育随笔有了新的认识。
教育随笔,得其真味的也许就在一个“随”字,随时可以思考、记写,具有适时、灵活的特点。随笔随处可写,可以是师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也可以是德育方面的;可以是教学中的点睛之笔,也可以是教学中的沉痛思考,或议论,或呐喊,喜怒哀乐皆可入文。哪怕是那些稍纵即逝却湿润我们眼眸的丝丝灵感,都应在心中渐渐积累,脑中品味反思,即时地将它写下来,凝聚成一份最美丽、最快乐、最温馨的记忆。
写随笔能磨炼人的意志。我们一线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繁杂我们最清楚,酸甜苦辣的个中滋味大家最了解。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滴水穿石的毅力可以有许多理由不写理应笔耕不辍的教育随笔。夜的宁静,我们享受天籁之音,在静谧的空间,倾听自已,审视自己,反省自已,充实自已,提升自己。成功在于坚持,只要愿意,人人都能做到;坚持又是最难的事,它需要人的恒心、意志和毅力,谁能真正做到,谁准能成功!
写随笔能陶情怡趣。孩子们一张张活泼的笑脸,一句句天真的童言,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故事,在万家灯火时回味,在夜深人静时反思,不经意间平添了我们对充满人情味职业的热爱,对富有灵性孩子们的喜欢之情。日常的、细微的、不经意的行动充满着教育,也许,教育随笔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能够对那些司空见惯的,习以为常的现象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以孔窥豹。正因为如此,教育随笔才有助于陶冶我们的情怀,激发我们的理论兴趣。只要我们留心生活,随笔素材就无处不在。
文为心声,真挚真情。写教育随笔是自我心灵对话、反思、梳理、构建的过程。要不断读书才能让我的翅膀更丰满,要敢于交流才能让我的心智更明睿,是永远坚持才能让我前行的步履更稳健。我坚信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所处的位置,而是你所朝的方向。这两年爱上了写教育随笔,今年我撰写的《留一只眼睛看自己》又发表在《无锡教育》上,还荣获了“扬名杯”杏坛征文一等奖,《宽容是金》获得了三等奖,今天去扬名小学参加了颁奖大会,祝贺自己!《教育需要等待》还发表在《无锡教育》上,要特别感谢周向明主编为我精心修改了文章,他严谨的工作作风将会更加激励我笔耕不辍。下一届是“天一杯”杏坛随笔征文竞赛,我得抓紧时间,捕捉灵感,积极投稿,再与老师们相聚天一,共享幸福快乐的时刻。
有行动就有希望!生命在于运动,生命更在于思索!要坚持写教育随笔,多年以后,当回过头来审视自已的成长过程,这一篇篇教育随笔,就是自己留下的一串串清晰的脚印。看着这一串串脚印,我的心里就会有一种莫名的喜悦。愿自己用手中的笔,写下教育生涯中最真的感悟、最深的反思,以及最动人的瞬间;愿教育随笔成为自己的一种职业习惯。
作者:朱丹梅
学校:丰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