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蒋达君:忆从事教育工作的两位曾祖

发布时间:2015/3/2 9:43:47

 

偶碰到芳桥镇编纂镇志的两位工作人员,他俩问我,扶风宋桥的蒋士青、蒋旭青是否是你本家?我脱口而出,“都是我的曾祖”。“嘀嘟嘀,宋桥出个小皇帝”的凄美传说给我老家——扶风宋桥加上了一份神秘的色彩(见《宜兴民间志》),其实那是一个传说而已。从我儿时起就知道,我出生的那个村是个看坟村,世代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躬耕生活,真正走出去的读书人很少很少。我的两位曾祖都应该是靠读书走出去的佼佼者,也许是冥冥之中就注定我要做我两位曾祖曾经做过的工作。

蒋士青,我爷爷的亲叔,出生于上世纪初,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扶风区税收主任(当时的扶风区区长是王平),在这之前他已在芳桥前阳一带一边从事教育工作,一边做地下革命工作。听我85岁高龄的奶奶说,在抗战后期,江渭清夫人徐敏、张志宜、田树凡、谈平东等新四军领导人经常到我老家宋桥商量抗日抗伪工作(主要是三面环河,容易脱身),有一次日寇突然来扫荡抄家,好在楼上楼下翻遍没有找到有价值的东西,要不然我爷爷全家肯定要遭殃。即便如此,我曾祖蒋士青还是继续做党的地下工作,1944年3月,他照样到洋溪毛渎圩帮新四军收税,那天很早就走,我奶奶说,叔公,今天扶风街上有戏看,你不看了戏再去?他说,吃了政府的饭不会那么随便。哪料到,这一走他再也没有回家。为了党的地下工作,他血洒毛渎圩(被伪军枪杀于河中)。

蒋旭青,我爷爷的堂叔,曾先后在运村小学、芳桥小学、后村小学、扶风小学等学校从事教育工作,抗战时期曾任扶风小学校长,在那白色恐怖的年代曾冒着生命危险保护过新四军干部,虽然后来在文革时期受到不公正待遇。

至于我的爷爷蒋如明,解放初期就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扶风公社宋桥大队大队长、扶风皮件厂厂长,苦于识字不多,只能做个实干家。扶风桥年龄稍大一点的,只要说到他的名字都认识,扶风老桥边上裁缝店的那位老蒋,忠直厚道之人,好人。

斗转星移,岁月流逝。如今,我的爷爷、两位曾祖都已作古,但他们遗传下来的忠诚老实的家风在我们这一代身上已得到了延续。我认为,不管时代有多少变化,不管社会有多纷繁复杂,这种好的做人之道为人之风不能丢弃。联系到自身所从事的教育工作,那份对事业的执着、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与坚守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蒋达君

学校:扶风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