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孙阳琦:释卷思

发布时间:2015/3/10 10:44:24

 

在低年级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已经9个年头了,从九年义务教育版到课改后的人教版。繁忙的工作中我们有时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可是作为故事的主角,自己也有着几分不甘和无奈。综观当今小学语文教坛,课改无疑是广大教师关注焦点。《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为教师指明了方向,同时也让课改更具有可操作性。我们在为取得的成绩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专家给我们解释指点,也有一些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

孔子曾对弟子说,“学而不思则罔”, 作为一名极为普通的教师,你的思索来自你的教育实践,来自你对教育的感悟、理解和创造!如果教师在平常教学工作中只知道努力教学而不懂的去反思,恐怕也会“罔”的。也许有人会说,我既没有孔子、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也没有李吉林、孙双金或者王崧舟的教育艺术,何来思想?不一定非要成为教育家、特级教师才会有思想,也不一定非要拿出几本教育专着才能彰显你的思想。,只有不断地总结经验,探索和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困惑,才能创设有实效性的课堂。

一、为何思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思考是前行的火把,教育是灵魂的回头,是顿悟的艺术”。教师应该是人类当中最具有思考力的群体之一,是传播教育的主体。而如今许多教师的生活写照却是每天像驴拉磨一样忙忙碌碌,却始终是在原地打转,天天重复着别人的故事,他们正在把以脑力劳动为主的教育沦为机械的类似体力活的工种,严重缺失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索的精神。其实理由很简单,要应对各级检查,应对各项考试,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思考,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一切就顺其自然了。现在教育的悲哀就在于此。虽然教师很忙,在不停的忙碌中我们不能忘记每天忙碌的理由,不能忘记为我们身上的从容、优雅、淡泊的品质保鲜。教育是一个能自由想像,发挥创造的艺术,在他们眼里变成了简单的机械化,以至于我们的学生对教师怎样教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这样下去,教师教得身心疲惫,学生学得了无生趣,艺术的殿堂居然变成了一个流水线、加工厂。其实这样的无谓忙碌是不可能让自己跨入优秀教师的行列!曾有人云:区别优秀的教育者和平庸的教育者,不在于教育者是否天天忙碌,而在于如何通过思考把实践经验变成精神财富。着名教授叶澜曾经尖锐地指出“今日教学改革所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干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门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

如今,新课程改革的巨浪打破了昔日的平静,新课程精神、理念、教材、教法如一场景风雨呼啸而至,如若我们的教师思想准备不足,便会满脸忧虑,心怀不安,便会在这次教改的大浪中迷失方向。你看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再沉闷与乏味,但是在异彩纷呈的背后我们却看到了语文教学的浮躁与迷失--课堂变得热闹了,语文味儿却变淡了;人文性有了,工具性却缺失了;综合课变多了,学科性却丢弃了。大多重“文”轻“语”;重做题,轻朗读。其实每个老师都在努力,都在做,可是他们都思考了吗?对于新课标,新理念,我们也要理性的对待。语文教学需要改革,这是必然的,于此我们就不能拘泥于传统,而裹足不前;要在每一天的具体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反思,从而得到不断的进步。

二、如何思

语文教学要三思,三思而后行,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从课堂上及时找到教学的资源,让学生学以致用的,切实提高自己的认识。

1、课前解读文本为一思

“文本无语笑东风,细读有情长思量。一粒沙子一世界,野花开处见天堂。”吃透文本是设计课堂教学的前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实现这一目标的最终途径就是阅读。对文本的解读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深入的解读文本不仅是有效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更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条件。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也指出:“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在操作层面上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如何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

在每次的校内公开课后,在每次学校聘请的各级福州市小语教专家的点评之后,我知道了其实我们的教学都是环节在,能抓住重难点教学,但都是点到即止。陈绍铭、黄谰老师和晋安区的潘育艺教研员给我们的点评中让我们知道了,其实我们说明文本解读还不够,课堂上没有“生成”,我们自己都没有真正的读透文本,只停留在解读文本的第一个层面: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对于“课文是怎么说的?”我们都没有去细究。更没有去深挖“课文为什么要这样说?”对文本的内涵和课文的语文涵义都没去解读。例如这学期《胖乎乎的小手》这课的教学,以回答“大家为什么喜欢兰兰的这双胖乎乎的小手?”问题为主线,贯穿全文。以为只要引导学生通过爸爸、妈妈、姥姥的话来理解全家人喜欢兰兰这幅画的原因,并让学生夸一夸“兰兰的小手真---------”就达到目标了。我知道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从三个角度来解读文本: 一个从编者的角度;一个从学生角度,作为学生会怎样阅读?有什么收获和疑问? 一个从教学的角度,我们教学这课文要去思考教什么?怎样教学最有效?但我还是感到很惭愧,有些课文搁在我面前,我什么感觉都找不到?更别说怎么解读文本了。我很烦躁,回家后把《教师教学用书》看了好几遍,也把文本反复阅读了许多遍。才深切感悟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品位到文本的语言文字,体会课文的重点、难点,思考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感受学生学习中的在意点和困难处,其实我们从多个角度去思考文本,解读文本,那因该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爸爸、妈妈、姥姥的话理解全家人喜欢兰兰画的这幅画的原因--小手会帮助家人做很多事。并透过这双令人喜欢的勤劳的小手看到兰兰那颗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心。

要把一堂课上的塌塌实实,具有实效性,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别看是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文本浅显易懂,如果作为教师不多一点点的研究,不深一点点的思考必定会是失败的。教师只有很好的把握本文,反复的阅读,反复的思考,才能走进编者的心灵,才能与文本进行交流。

2、教学有效随笔为二思

教学随笔既教学反思,就是一堂课结束后,对这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或者是某一个环节进行反思,找一找自己在这堂课的某个教学活动中的“得”与“失”。“得”即成功之处,每节课的闪光点主要反思三个方面:一是成功经验,二是创新之处,三是灵感之点。“失”即失败之处,自己感到不如意的地方,留有遗憾的地方。教师正是通过这些反思来积累经验,发展自己的教学能力。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如果一个青年教师每天都能有一小时来反思自己的教学,那么五年后,他不能成为全国特级教师可以由我来负责。”可见学会思考,学会反思对一名教师而言是多么重要的事情。“思”可以帮助我们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帮助我们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这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教师岗位的时间并不长,这几年的一线教学给了我不少新的启示。而且这几年我们晋安区各级领导也非常重视,要求每位教师在编写教案后,及时的把自己的每课的反思记录下来。并且要求对每个单元、期中和期末考的试卷都进行详细的卷面分析,这让我深深感受到教学反思对于整个教学效果的重要性。

说到如何有效的进行教学反思,我觉得以下有几点值得探讨。

⑴反思备课的目的性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重要保证,因此备好课十分关键。备课,意在用完美的预设来实现更多更好的生成。我们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常规要求,要反思学生已掌握知识的程度,已有的学习心理,基础好的与差的比例和上一节课后所出现的问题。把这些情况都反映在你的备课中,使上课尽量减少失误,从而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做好课堂预设。

⑵反思课堂环节的“生成”

在课堂上往往会出现一些在备课时始料未及的思维方式和问题,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生成”。课堂上,学生已经有自己的见解,不一定跟着老师设想的思路走。那我们是将教案进行到底,还是顺着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大大方方地前进呢?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和学生应该一起反思。教师所提的问题是否到位,是否恰当。为什么学生的回答与自己所设想的有所偏颇。他们的回答是否准确。当面我们面对突发的课堂生成时,我们应该正确的对待它,在教学当中及时把这生成纳入预设。在特殊的时候及时调整,在出错的时候重新构思,从而使课堂上的生成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和财富。现在的语文课堂,本就存在很多建设性的问题。而我们的教学中本就有培养学生思维方式这一部分。当然,课堂上思考的时间有限,我们可以把这样反思的时间延伸到课后。

⑶反思课堂的点滴

完成一节课后,应及时回顾上一节课过程中知识的疑问、遗漏,甚至是口误或者是出彩的地方。若有,应及时做好笔记,不好的地方在下一节课要进行重点的纠正。课上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要思考是否具有普遍性。是教学环节中的漏洞,还是个别对于某个领域未弄清楚所致。关键是不要忘了及时给予纠正或解说。对课后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参考性的,应考虑是否有必要深入的探究,以达到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

⑷反思批改的各项作业

作业是加强练习、巩固知识的一个重要方法,也可以成为师生交流的一个平台。所以我们平时批改作业时,要仔细检查作业完成的程度,无论正确与否,我们都要热情鼓励,其次才是评价。当学生作业正确时,鼓励性评语可以让学生树立自信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当学生作业出现错误时,评语可以指导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的优缺点。对于作业书写的过程是否正确、普遍性错误是否突出、为何大家都存在这类的错误,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因为如果是普遍性的错误,我们要记得在集体上课时重点评讲,个别性的,就找来学生加以指正,并做好记载以免以后再出现此类问题。

3、总结卷面分析为三思

在上学期的各单元考试结束后,看着那一张张考卷,我心里总不是滋味。卷面中存在的问题还真不少,尤其是学生不会认真审题,不能仔细答题。

如:在选字填空这题,很多孩子却做成组词,可是下面一题刚好是组词,个别孩子却在括号里只填一个字,做成了选字填空。还有就是照样子写词语一题中,本是AABB式的词语,可由于学生审题不细,却答成了ABAB或ABB的词语。再如有些题请你对拼音找词填序号,学生大致一看题,这还不简单,于是乎孩子们把字词都抄进去,序号都没用上。

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多种原因,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读题审题习惯,读题随便,答题马虎;一年级一开学时是老师读题,可是后来为了节省时间,也喜欢帮助学生读题、审题,从而造成学生的审题能力低下;再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图快,一看题似曾相识就直接答题,久而久之,养成不好的审题和答题习惯,在完成练习和考试的过程中求快不求质。

鉴于这些原因,今后在的教学中,要总结好每次考试的卷面分析,并认真记录下来,不再重蹈覆辙。总结如下:

一是要在教学的过程在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千万不要越俎代庖,要让学生自己读题。

二是要强调仔细审题和认真答题习惯的重要,只有做到仔细审题和认真答题,才能得高分。

三是控制作业量要合理,只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解决问题,才能要求学生在完成各项作业试卷时认真,求稳,再求快。

其实卷面分析不单要培养审题的能力,还要根据试卷的答题情况,反思学生答题的速度、所学课文的有关知识掌握和对题目的理解程度,从而判断产生错误的原因。如果知识的遗忘就该引导学生根据记忆规律,及时复习;如果是对某一个概念没有弄明白,应该对这一概念进行重新认识并适当解释,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若是因为粗心、失误,那在平时就应该加强书写规范的教育和消除紧张心理的训练。考试作为对一个阶段或一个单元所学内容的检查,就是促使学生能加强复习,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这是一个古老的哲学话题。世界上虽然没有相同的两位教师,但肯定会有这样两类教师一类是充满智慧勤于思考的,一类是只能成为别人思考的奴隶的。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冷静地思考,不断的反思,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利用好每一分钟,才能创设有实效性的课堂,才能真正的走进新课程。

 

作者:孙阳琦

学校:福州金城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