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孙绍振评《站在我家的门口》

发布时间:2015/3/11 10:35:46

 

 

才华横溢的文章为什么评价悬殊?

 

2009年湖北省高考作文,以“门口”为题。下面这篇文章,评价引起了极大的分歧。

 

站在我家的门口

我家门口站着一条狗。

这是条普通的狗。黄色皮毛,粗短四肢,腥臭的大嘴往外滴着口水,好一幅(副)正宗的流浪的土狗(相)。

然而狗先生,您为何站在我家门口,似乎我家并没有养过类似的狗,同样也没有养年轻漂亮的西洋狗,难道你是来骂我的?不对,你的眼神告诉我,你是不屑做这种事的。你的后腿是跛的,这一点我很好奇,是怎样跛的呢?是路见不平,露牙相助,被小偷打跛的?是狭路相逢,争风吃醋,被同类咬跛的?还是乞讨时被别人打跛的?

狗是一种忠诚的动物,也是一种勇敢而可怜的动物,我现在考虑是不是邀请站在我家门口的这位狗先生留下来,但我毕竟只是个弱小的书生啊!

正当我想开口挽留这位狗先生时,与我对视良久的“他”肚子“咕噜”一响,“呜咽”了一声。

走了。

接着,来了一位猪,站在我家门口。

猪是一种哺乳动物。生来便是吃了睡,睡了吃。然后肥了,送进屠宰场,“喀嚓”一声便成人们口中的美食。

我家不养猪,我很好奇这头猪是如何逃离猪圈,逃离农村,来到城市,来到我家门口。

这肯定是一位英雄的猪,为表示尊敬,我用上了“位”,而不是其他的量词。有了前一位狗先生的教诲,我开始想猪先生是不是向我求助的,然而猪先生啊!如你所见,我不过是个弱小到不能再弱小的人,你是一个英雄的猪,你能冲破牢笼,冲破命运,奔向自由,而我却要受种种枷锁,背负种种负担,应当是您来拯救我啊!

可惜,显然猪先生并没有为我的话所动。那充满智慧的小眼只是盯看虚空的某一处,沉思着,沉思着。

这是一头智慧的猪,我想到,它应该在思考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可惜我语言与它不通,要不可以和它讨论一下牛顿三大定律,霍金的时间猜想,以及讨教一下金融危机等问题。我悲哀地想到,或许这位猪先生比我还牛,参加高考获得文科状元也不为奇,我沮丧地望了望这位猪先生,最后还是把门关上了。

忽然,门口站着一个人。

这回终于正常了。是谁?有可能是收水费、电费、管理费的,也有可能是收网费的,也有可能是小偷、杀手,那样我就死也不开门,把门反锁。

细看,他是个年轻人,白衬衫,牛仔裤,从口袋中拿出钥匙,居然打开了门。

啊,原来这个人就是我自己!

 

按阅卷规则,一篇作文同时由两名教师评分,一名教师给出了60分的满分,而另一名教师“读不懂”,给出了20分的最低档。文章自动转到第三名教师处,评分与前两位教师均值相差仍然甚大……提交到专家组讨论,出现较大分歧。

否定者表示,文章读来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不排除有“恶搞”的嫌疑,属于不及格的作文;而肯定者则认为文章内涵深刻,颇有卡夫卡的味道:文笔明净而想象奇诡,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人言人殊,暂无定论。几经争议,文章得到了五十多分。专家组的评语是:

作者以荒诞的黑色幽默小说写法,来拷问眼下的“人性”。在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受到各种欲望的挤压,人丧失了本应属于“我”的所有东西,如“忠诚”,“勇敢”,如“冲破牢笼,奔向自由”,如“智慧”,以至想要请狗“来帮”,请猪“来拯救”。表达了作者对现代人的生存状态的关切与思考。也可理解为是作者本人的生活自述和反思,切合题意,中心突出。构思有特点,描述生动形象,语言有意蕴,表达很有个性色彩。

文章的评价所以引起这么大的分歧,原因是不在少数的评卷者在几个方面读不懂。

第一,他们读一般的作文,也许还能给出不太离谱的分值,单丝,他们缺乏读懂文学作品的系统修养。对于一般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作品,他们并不缺乏必要的学养,但是,对于这样一篇现代派作品,知识结构的残缺使得他们“一头雾水”,莫名其妙。这是由于现实主义或者浪漫主义的作品,其基本美学原则是写实的、感性的、形象的、审美的、诗意的。而现代派作品往往是超越感性审美的,形象带着寓言式的象征性,诗意的、审美的并不是它的追求,相反,形象背后的抽象的理性,并不排除审丑理念,强调人的生存状态的荒诞。

在这一点上,专家组认定其以“黑色幽默小说写法,来拷问眼下的‘人性’”应该说是到位的,指出文章揭示了“人丧失了本应属于‘我’的所有东西,如‘忠诚’、‘勇敢’,如‘冲破牢笼,奔向自由’,如‘智慧’”。这样的概括是很深邃的。特别是“以至想要请狗‘来帮’,请猪‘来拯救’”是抓住了作者立意的关键的。

但是,要真正读懂这篇寓言式的文章,读出它艺术上的好处来,还要有更具体的分析。一方面,这只狗是很丑的,“腥臭的大嘴往外滴着口水”,“后腿是跛的”,而且这种丑,既不一定是“见义勇为”的后果,也不是为了生存而付出的代价。另一方面,这只狗又是自尊的,对我(人)是不屑一骂的,它还是“忠诚的”、“勇敢的”,虽然它又是“可怜的”。正是因为这样,它对我的挽留是不屑一顾的。在它面前,我(人)更感到自己是“弱小的”。这里隐藏着现代派文学很深的寓意。那就是,即使在这只跛脚的丑陋的狗面前,人在精神上也是弱小的。

一些阅卷老师之所以看不懂,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这不是任意的“恶搞”,而是一种艺术流派的原则的体现:不是人性美,而是人性不美。它和一些教师所熟悉、认同的现实主义,特别是浪漫主义文学追求人性的美是不同的。

第二,是这些教师心灵上的封闭性,对于自己读不懂的作品,不是虚心放开,而是固步自封,盲目贬斥。

如果与狗的对话还不是十分清晰的话,与猪的对话就更分明了。

猪的形象矛盾更为尖锐。一方面从表面上看,它是没有精神生活的:“生来便是吃了睡睡了吃。然后肥了,送进屠宰场”,强调的是,猪是纯粹的畜牲。但是,就是在这样的畜牲面前,人(我)也没有任何优越感。因为猪之所以能出现在我面前,就说明,它“能冲破牢笼,冲破命运,奔向自由,而我却要受种种枷锁,背负种种负担”,不能自拔。相比起来,猪才是“英雄”的,而自我却是“弱小到不能再弱小的人”,虽然人(我)能够思考“牛顿三大定律、霍金的时间猜想”,“金融危机等问题”,但还是不能不感到猪“比我还牛”。

第三,缺乏对这种流派的文学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文学不同的起码理解。现代派文学的形象表面上是写实的,实质上是象征的。不论是狗还是猪,与人的对话,都是某种抽象的意义的象征,象征从感性上看是虚拟的,从实质上,也就是从哲学意义上看,又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深邃写实。

这里隐含着对人自以为是万物之灵的调侃和讽喻。

第四,对于现代派的象征性没有起码的理解。读到最后一段,他们可能更加感到莫名其妙。,门口来了一个人,怎么一下子又变成了自己呢?其实,这个“人”象征的虚拟性更强了。为什么要说他既可能是“收水费、电费、管理费的,也有可能是收网费的,也有可能是小偷、杀手”呢?这就是说,这一个人,不是个别的人,而是一切人。最后为什么又说,这个人就是自己呢?象征寓意很清楚,那就是这一切人,包括自己。刚才“我”和狗、和猪的比较的弱小感,是属于一切人的。

专家组的评语说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现代人的生存状态的关切与思考。也可理解为是作者本人的生活自述和反思”。这个理解,其可议之处是,和一切人有机统一的不可分离的“我”,与作者本是一回事,变成了两回事。其实,身份多种可能的人变成“我”的寓意,就在提醒一切人和这一个人是一样的。

这种人的象征化艺术方法,也就是人的抽象化,而在强调感性审美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中是大忌,可是在追求抽象的概括性的审丑的现代派小说中是常见的。

第五,对本文在语言方面的妙处毫无感觉。专家组的评语说,文章“表述生动形象,语言有意蕴,表达很有个性色彩”,完全是空话,是毫不触及文章语言特点的通用标签,而本文最为光彩的语言都是一种反讽。如“正宗的流浪狗”、“狗的眼神告诉我”、“不屑”骂我,“你是一个英雄的猪”、“这是一头智慧的猪”、“和它(猪)讨论一下牛顿三大定律、霍金的时间猜想”,“这位猪先生比我还牛”……这样的词语搭配,如果以一些教师热爱的“规范”来衡量,可能要被判为不通。专家组可能多多少少感受到了这一点,故在评语开头定位为“黑色幽默”。但是严格的黑色幽默的定义应该是“找寻不到凶手的恐怖”。这里显示出来的荒谬是虚拟的,它不是一般缓解对抗的幽默的会心而笑,而是参透生存困境的审智的孤独的冷笑。

这样的文章,无疑是杰出的,这样的作者,无疑是才华横溢的,这样的创造性,无疑是不可多得的,本该得满分,可是,最后只给了五十多分。可以想象,这是专家组中肯定派对反对派的妥协。妥协的原因可能是,他们对文章也没有完全读懂,底气不足。这就是说,文章的作者的智慧和才华已经达到境界,是连专家组中最有水平的人士都尚未达到的。正是因为这样,媒体报道说“专家们也指出,由于选择了这种非常规的表达方式,文中形象所包含的意义有模糊性,会影响读者对主题的理解”。完全是糊涂、庸俗之见。我们的阅读理论不是一直在强调多元解读吗?形象的“模糊性”不是更有利于多元解读吗?

对于全国来说,这也许是极其个别的现象,但是,对于有职业自尊心的教师来说,则不能不把它看成是一种普遍的警示。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