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王立根评《流泪》

发布时间:2015/4/3 9:18:37

 

 

要把人推上一种境界

——评《流泪》

 

福州三中初三刘晓飞同学写的《流泪》很有特色,很感人。这篇作文写出两个时代的人,一位老族长与一个现代中学生的感情纠葛。选材很独特,深深地激动着我们的心魄,读后久久地沉浸在思索之中:作者希望这世界爱流相融,这种崇高的情感,升华了我们的思想。

然后,当我们平静下来时,再去回味其内容,又很惊奇地发现,它又是那么简单,不过写了一位中学生回故乡被误会在祠堂闯了祸,被他伯父处罚的经过,以及伯父临终的道歉,如是而已。若是按我这样方式叙述出来,恐怕不会产生我们阅读时那种长久、激越的感情回味的。

那么,为什么这么简单的故事,却有如此感人的魅力呢?这里应该有它的奥妙。我以为它的表达技巧尚有以下两点是值得借鉴的。

是造成强烈的效果,使人情感上受到震动。作者写那位族长伯父,先写他的死,写一个寒冷的冬夜,“我”得到他的死讯,并得到他临终寄来的一个盒子。为什么老族长会这样郑重其事地对一位中学生萦情于怀呢?而那个盒子又藏了一个生命秘密呢?这些都令人疑惑不解。作者又一直不写这个盒子的秘密,其间插叙到了“我”与伯父一生唯一的一次接触,写自己对伯父的印象,以至写到老族长寄来盒子时,“我”仍不愿打开它。最后作者离开了青岛,来到福州,那是两年后的事了,才在一次不经意中打开了它,作者终于被那诚挚、朴实的一张短笺打动了,我们的心中也立刻掀起了波澜。

二是写人力求神似。我们写人,到底是写出与他一样逼真的好呢,还是着力写出他的精神状态好?这是两种不同的写作主张,写出来也是两篇不同的文章。我国文艺家历来主张“神似”,以为写得太实,容易乏味,读起来就没有意思了。这篇作文刻画老族长这个人物时,始终力求“神似”,通篇没有写他的肖像,但我们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写老族长临终时那“剧烈的咳嗽和沉重的喘息”以及那“威严的祠堂”、“萧瑟的秋风”,无不流露出一种“冷峻”。神中见形,这对突出所写人物的性格,凝练中心,起到很大作用。最后再写那一笺短信,又是那么诚挚感人,造成巨大的反差,使人窥见那族长心灵的另一面,这便是藏形露神的技巧,加强了艺术感染力。宋人陈郁在《活腴》中说:“盖写形不难,写心唯难也。”这篇作文写出老族长复杂的内心世界,确是简洁,很动人。

《流泪》写得很沉重,文字都浸在忧郁之中,以其独特的、初中学生很少采用的素材,告诉人们,任何人都需要“理解”。明乎此,文章无论多么忧郁,都能把人推上一种境界而不会沉落到漆黑之中。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