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玮炜:永远的土楼
发布时间:2015/4/7 14:53:58
世界文化遗产---土楼,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分布在客家人居住的闽粤边界的崇山峻岭之中,你可曾到过那里?你了解居住在深山里那些曾经饱经风霜、勤劳勇敢的客家人吗?五一期间,我和爸爸再次驱车前往土楼的发祥地之一南靖田螺坑,去探索那神秘的客家文化,追寻那遥远的沧桑历史。
从县城到土楼已修建了一条宽阔的观光大道,一路上前来游玩的车辆络绎不绝,坐在车里,穿梭在群山峻岭之中丝毫不觉得颠簸,只是从车窗里看到蜿蜒的山道盘旋在烟雾缭绕的山谷之中,若隐若现,我和爸爸不觉为那些曾经晓行夜宿肩挑重斤的脚夫们感慨,那就是他们用山歌、汗水和脚印谱写着一代代沧桑的客家文化。坐在车里向外看,一座座堡垒似的土楼、满目翠绿的竹林从眼前掠过,嗅着扑鼻而来的淡淡茶香,不知不觉我们到了,看了一下手表,居然还不到一个小时。
接待我们的是爸爸的一个远房亲戚,满头白发、慈眉善眼的客家老爷爷。他热情地带着我游览,详细地介绍土楼的一切,耐心而又幽默地回答我这个城里孩子幼稚的问题。眼前的土楼俨然成了美味土特产的集市和一个梦幻般的画廊,还是一个生产工具的历史博物馆。老爷爷向我娓娓述说着自己在土楼的亲身经历,眉宇之中看不出他所经历的沧桑,如今富裕的生活,幸福的晚年早已抚慰着这个历经磨难的客家老人。沐浴在改革春风中的“山里人”——客家人,不再是那饱受城里人白眼的穷亲戚、拮据潦倒的外乡人,他们经营着土楼宾馆、野味餐馆和与旅游相关产业,他们正从贫穷走向富裕,从落后走向现代。
夕阳西下,我们的车满载着老爷爷的盛情和祝福,行驶在落日余晖的高速上,爸爸一路地感慨生活的巨变,懊悔当初的不屑,赞赏老人的豁达。我也思绪飞扬,仿佛看到夕阳中走在崇山峻岭之中的客家人,庆幸自己已不是那个从溪边挑回一担担摇晃的夕阳的姑娘。
学生:黄玮炜
学校:福州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