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孙绍振谈“作文批改和教师的原创性语言素养”

发布时间:2015/4/10 14:27:17

 

 

作文批改和教师的原创性语言素养

——评改中学生作文(一)

 

在中学所有课程中,语文课的难度特别大,难在文本解读容易流于学生一望而知的表层,这一点已经获得普遍的共识;更大的难度是作文教学,这一点至今没有得到清醒的认识。近代从西方输入的课堂制是大工业生产方式向教育方面延伸的结果,其原则是针对学生群体的普遍性。而作文教学则应该是个体的,因为每一个学生从用词到立意,从思路的控制到篇章结构,所显示的才气,所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可以用西方一个哲学家所说的“世界上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来形容。所以作文教学当以手工业方式为特点。一些作文课上,教师也作些讲评,但是以普遍共性为主,就只能讲到叶子的共同性,对于某一片叶子的特殊生机和缺陷,是不可能涉及的。故作文教学的原则,应该与文本分析有一定的差异,那就是更多地针对特殊的个案。用俗话说,就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通过特殊个案的分析,不但对个体有效,而且对群体也有效,因为特殊中包含着普遍,正如苹果中包含着水果的普遍性一样。因而作文教学越是过细地分析个案,越是对群体有益,故个案分析是群体有效性的基础。

这是当前作文教学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般教师对批改作文望而生畏,多数采取逃避政策。表面上看,由于作文教学是手工业方式,工作量太大,但实际上,根本原因是,相当一部分教师的素养,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不足以对个案作深刻到位的分析,因为,这从某种意义上要求教师具备直接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原创性。具有这种能力,也就是研究能力的教师,在目前并不是多数。

当然工作量太大的问题也不能忽略,哪怕是敬业精神十分强的教师,也不能指望其对学生的每一篇作文作过细的分析批改。但是,在一个班,在一学期的作文中,取一篇、数篇作文作细致的分析,乃至和学生一起重写,应该不算苛求。目前教师晋升职称都有书写一两篇论文的要求,这种要求本来不算高,但许多教师视为畏途,有些地区乃以工作总结之类代替。我想,与其写一些罗列现象、大而化之的所谓工作总结,不如要求其交纳一篇、数篇个案作文的微观分析。

理想的微观分析,在我想象中,是什么样的呢?请看我对福建龙岩市一位同学的作文的评注。

 

“碎石”改变了我

刘蕊畅

“三角形总是要向着圆不断变化。”这是一句我从懂事开始,就一直在思考的人生话语。

点评:这个开头很鲜明,用一句套话来说:开门见山。从写作方法来看,有一定特点,就是用一个格言式的句子,亮明主题。但是,在表述上有不够周密之处,那就是“从我懂事开始”,这是不太可信的。“懂事”而且是“开始”之时,应该是童年,在那样小的年纪,就开始有了“三角形”向“圆形”转化这种带着哲理性的思考,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是表达上的不准确,这个毛病不大,改起来不难,把时间加以限制,如“在我从童蒙未开向青春少年转化开始,就不断体悟到……”就可以了。

有了比较准确的立意,还不能成为文章,文章要求对主题的内涵加以阐释,要尽可能地深化。从下文可以看出,作者是懂得这一点的。

大家都喜欢圆,因此会动的东西下面几乎都有一个圆圆的轮子,因为它圆滑、实用,它可以跟随着你随心所欲地运动。而大家却不太喜欢三角形,因为它有棱有角,不依着你,总是有着自己的方向,一不小心还会划伤你,所以三角形总是会被许多人打磨成圆。

点评:这一段是对“圆”和“三角”的矛盾分析。应该说是有所深化的:把抽象的“圆”转化为人生态度的“圆滑”,把“三角”转化为坚持“自己的方向”、“有棱有角”。这个阐释,使得主题的所指明确了,大体上是到位的。但是,在表述上仍然有瑕疵。“会动的东西下面几乎都有一个圆圆的轮子”,这样的概括性论断,在逻辑上不全面,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会动的东西”,涵盖面太广了,从宇宙天体到人造机械,从动物到人类,会动的东西包罗万象,不一定都有轮子,即便人造的机械,如花样滑冰的鞋子,就没有轮子,下面是一把冰刀。概括不准确,就是立意不严密,必然降低议论的质量。

我认为所有的孩子都是一个个不规则的三角形,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而长大后的他们都被成长中的“碎石”打磨成了圆……我就是一个怀念着三角形时光的圆。

这一段的功能有二:第一,进一步阐发论题,把论题具体化,抽象的“圆滑”和“棱角”转化为孩子的经验,拉近了与自己的距离。第二,为下面的具体论述作自然过渡。但是,这里论述“三角”(个性)转化为“圆”(滑)的条件时用了一个暗喻“碎石”。这个暗喻有点生硬,没有来由。前文并没有埋伏,后文所举的例子也没有照应,显得突兀而且多余,好像一部机器上一个没有用处的螺丝钉。更大的毛病是把话说得太绝对了。“所有的孩子都是”“三角形”,这话还有点道理,至于说他们“都”被“打磨成了圆”,就显然与事实不符了。照这么说,所有成年人就都不可能有任何个性了。

小时候,爷爷问我:“你长大了理想是什么呢?”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在江上乘着小船捕鱼,这样不仅好玩,还很轻松自在哩。”爷爷却嗔怪道:“你怎么会喜欢这么没出息的职业呢?算了,生活的经验会告诉你的,你还小。”我奇怪地望着爷爷:“难道捕鱼就是没出息的职业吗?”我带着对生活经验的探索改变了我的回答,现在的我回答是:“我要当法院院长、教育部长。”这时已变成圆的我回想起那个不规则的三角形不禁感慨。

这个例子,意在说明,自己捕鱼的理想本来别树一帜,但是,与当官(部长)的世俗理念不符,因而不得不在口头上“改变”。例子的潜在意味与论点是符合的,但是,表述上却有很多不周密的地方。第一,前文已经说明,“圆”是被“碎石”“打磨”的结果,但是,这里作为“打磨”者的爷爷却并没有“打磨”,相反十分宽容:“算了,生活的经验会告诉你的,你还小”,这和“打磨”对不上号。第二,“我带着对生活经验的探索改变了我的回答”作为论据,是关键,什么样的“生活经验”怎样“改变了我”是重点的重点,应该细致展开,才能使论题有说服力。然而,这里却只讲了个结果,而且把它压缩成一个定语分句放在复合句中,被淡化了。第三,这个论据的核心是从有棱角变成没有棱角,原来的理想是捕鱼,只是“轻松自在”,并未显出有多明显的棱角。第四,后来说要当“部长”,也并没有十分清楚地表明有多“圆”,因爷爷只是认为以捕鱼为业没有出息而想当部长,很是虚无缥缈,也可以理解为赌气。这是一种棱角的特殊表现,还能算是“圆”吗?还有一个小地方用词不准确:“这样不仅好玩,还很轻松自在。”“不仅”、“还”(相当于“而且”)这是个递进结构,“好玩”和“轻松自在”是同性质的,构不成递进关系。如果说不仅好玩,而且收入也可观,在逻辑上就比较通畅了。

刚上学的时候,老师说:“同学们,记住了,中国的地图像一只公鸡。”我连忙说:“老师,我觉得更像我家那只会跳舞的花猫呢!” 我那时候相信老师一定会说:“哦,一定很像。”可老师却对我说:“中国的地图是世界上公认的公鸡,你不要再提你那会跳舞的猫了。”于是我知道了老师讲的话一定是对的,至少要听。上中学后,地理老师问我们:“中国的地图像什么?”全班异口同声地回答:“公鸡。”看着老师一脸的微笑,我这个被打磨的圆,想起了从前那个不规则的三角形的回答,不禁一阵心酸。

这个例子举得稍微切题一点,至少比上面那个例子好。一是写出了被老师“打磨”的过程,二是点到了“公认”的不一样。但是,这个例子还是不够圆满。因为中国地图像“跳舞的猫”,实在不伦不类,在外形上、内涵上,毕竟不如公鸡那样得到认同。这就可能带来反作用。有棱角、个性,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相当的合理性,任意抬杠,胡说八道,达不到“信念”的层次。对于“棱角”、“个性”,也要有分析,二者都有一个良性发展的过程,对于幼稚的错误,不断修正,是良性的,坚持错误,顽固不化,则是恶性的。

我曾经想过:人可能是有一双翅膀,只是没发现它而已;地下可能也有一个世界,里面生活的全是小矮人;天上一定有一个仙女城,里面全是可以变出棒棒糖的仙女……可是这些想法全被一个个“资深人士”痛批了一顿。于是我知道了“资深人士”的话永远是对的,至少你说不过他们。

这一段枚举式的例子,有点不切论题。人可能有翅膀,地下有小矮人的世界,天上有仙女等等,只是孩子的幻想,和论题所说的个性和棱角,一个在幻想的层次,一个在现实层次,不是一回事。把这些幻想和“资深人士”的理性观念拿来对比,并不能证伪“资深人士永远是对的”,退一步说,如果你真诚地相信这一切,就应该和他争辩,表现自己的“棱角”。争辩,多次的争辩,结果是你被“打磨”了,失去了自信,认输了。文章,没有把“打磨”这个立意的核心化为贯彻始终的意脉,也没有把“碎石”的暗喻(其锋利,其反复挫伤)发挥清楚。

的确,生活的“碎石”改变了我,把我这不规则的三角形打磨成一个圆滑、听话的圆。现在这个实实在在的圆怀着对那个不规则三角形的怀念、向往、心酸记录下这篇——“三角形遇碎石变圆记”……

我禁不住要问:这种改变是必须的吗?

最后一段写得比较好,不但总结全文题旨,比较全面,而且最后一句用了一个反问句,显得有余味。唯一的不足,就是“圆滑”似乎用词不当,因为全文并没有什么事例显示出作者的“圆滑”,“圆滑”有虚伪的意味,作者所举的事例,充其量只是软弱,不够自信而已。

抒情叙事散文和议论文固然有根本的区别,一个重感性,一个重理性,然而,作为文章,也有其共同之处,那就是情感和观念的脉络必须前后统一。这种统一,不是表面上的,而是深层的。在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中,为了达到这样的境地,最起码的要求是,论题和所举论据要高度统一。所谓高度统一,就是不但在表层的语言上,而且在隐含的意味上严密一贯,不可偏离;统一的关键在于把握,使之贯彻文章的首尾。

当前中学作文教学中,流行着一种引用名人格言为主题的方法。但是,引用名人格言,要注意两点。

首先,格言是抽象的,要使它有说服力,而且有血有肉,就得对之论证,这就要有与论题高度一致的事例。事例是无限的,因而,要选择最雄辩的,要用最精确的语言加以严密阐释,文章才有说服力。这篇文章,题旨是不错的,但是,所举事例不够雄辩,不够严密,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

其次,对格言要加以分析。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一切格言由于把复杂的生活和思想简化为一两个句子,都免不了有片面性,故将名言反过来,作否定的表述,思路就会活跃起来。知足常乐是对的,但知足就不可能常乐也有道理;笨鸟先飞有道理,但笨鸟不一定能先飞也不是没有道理。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加百分之一的天赋,对某些人来说是深刻的,对某些人来说,则是荒谬的。对一切现成的、公认的、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不言而喻的说法的反思,是为文立意深化之道。

这篇文章最大的缺点,乃是对开头所引的格言式的论题没有分析,造成了论题的片面化。“三角形总是要向着圆不断变化”,这太绝对了。反过来说,三角形并不总是向其内切圆转化,也许更有道理。并不是一切有个性的人,都命中注定会变得圆滑。立意要深,就要作层次深化的分析:分析出变得圆滑和坚守个性的不同原因。为什么有些人变圆滑了,有些人则相反?当然,有些教师会说,这样的要求对中学生似乎有点过分了,但是,许多美国小学生的作文,往往是将不同的观念加以展示,有所赞成,有所反对,再从中提出自己的观念。这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英语托福作文考试中,这种“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是最高分的标准。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