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晓芸:述不尽·厦外
发布时间:2015/4/29 11:56:41
第一次来到高中部时,傍晚湛蓝的天空和橘红色的路灯,衬着天文台圆顶的剪影,如同油画,撩起了人内心的诗意,伫立在暖风里,时间也慢了下来。
这时候,你还不知道接下来的几年里,你的感知会被这个神奇的校园颠覆和点亮。没有一个地方能像这里,给你如此斑斓的色彩,没有一次抵达,能像这个地方一样,如此超越你的期待。
学校是被厦外文化所簇拥着的:北辰楼如北极星,以博大胸襟和不竭源泉,奉献才智,以德服人,全校师生凭借此辨识前进方向;从厚德楼走出的女生留着乌黑的短发,走在金色的阳光下步履轻稳,如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至静德方;建元馆之赋名源自《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楼房如随时苏醒的野兽,充满着元气,能够无往不胜;天工阁里的学生创作的艺术品有着巧夺天工之质,浑然天成之真……漫步于校园,历史掩盖在每个角落里,每一个转角都能与厦外文化的掠影,不期而遇。
格物楼
格物楼之赋名源自《大学》:“格物而后知至。”冰冷的仪器整齐划一的摆放着,有冷漠逼人的气势,透出冷静理性的气息。学生在此推究事理,揭示自然规律,尔后获取新知,明智致远。这才知道为何一迈入学校大门,就能感受到这里强烈的气场。这里弥漫着厦外学子油然而生的自信,混杂着理论和实践的拔尖成绩,也同时铺陈着他们对于知识千年传承的虔诚。这一切悄悄潜入你的感知,肃然生出冷峻的敬意。
文心馆
修身在正其心。图书馆过滤了浮躁和喧闹的过客,就算座无虚席也并不觉得拥挤,正因如此展现出它独特的书卷气息。当人们来到这里,就像进了土耳其蓝色清真寺,找一处自己安心的地方,或站立或盘腿而坐,手捧一本书静默不语,是在与神进行对话。遇到学习上的压力或生活中的不顺,在辛苦的间隙跑过来,洗净自己,明心静志。在这里它拍落了人生旅途的风尘,熨平你的心结,有着聚拢人心的温暖,令人感受到深厚的安定。厦外的亲切和肃穆,使在这里学习成了令人贪恋的美事。
山水楼
每年一次全国最大规模的考试同样在这里小心翼翼地进行,把人推到窒息与极乐的边缘。也只有追求更高的信念,会让人把外部世界的兴趣缩至最小,用以抵抗各种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煎熬。再滚烫的水也会慢慢变凉,叶子泡久了也会泛白,所幸有山水楼。莘莘学子承蒙山泉之甜,渐渐丰盈,如涓涓细流,汇聚江河奔腾不息。就在它陪你对付难关时,你也与它结下了山高水远之情谊。艰难与信念在这里神奇结合,上升到美的高度。因为信念创造出来的傲人成绩,一届届流传下来,把它的执着进取告知后人,这就是我们的骄傲。是厦外人的责任感,让发生于此地的故事,继续发扬光大。
一个人在了解一件事之前,会形成一个初印象,然而当你真正接触它时才会发现它的不同。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总是在建筑上彰显力量,而厦外建筑物上蕴藏的灵魂也打破了对“自己所爱的学校”的设想。于是我想,我们需要眺望与亲历,因为我们知道,在自己离开之后,“自己所爱的学校”会以几何级数展开,而遇见它的触觉,温情脉脉。学校的每栋楼,都满怀谦恭坐落于这片泥土上,陪伴我的青春,带领我成长。这一切不是故事的全部,而仅仅是故事的开始。上帝说,要有阳光,于是有了阳光。而这里的阳光,似乎永远都不会落幕。
这便是我爱的学校,看不尽,说不完。
学生:栾晓芸
学校:厦门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