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哲远:在和谐之中成长 ——读《复兴中华,从我做起》有感
发布时间:2015/5/29 11:51:50
我乐意做黎明的使者。总在朝阳升起之际守望,凝视苏生的世界。我可以看见,群群白鸽在朝晖中以轻盈的姿态游弋而去;看见晨练的老者和过往路人触目莞尔;看见孩子的手被母亲笑着放开,蹒跚的脚步在清翠的草地上缓缓延伸……和谐的画景,总在我心中漾动起美妙的波澜。
曾记得小学日日在中山公园内疾行,不经意地回眸,看到的是未经粉饰的花朵,心里总有别样的温馨。湖旁茵茵绿草地,常有几对年轻夫妇抱着尚稚嫩的孩子,笑看孩子蹒跚学步。孩子迈着生涩的脚步,簇新的鞋在绿茵上印下步履,憨稚的小脸笑靥如花。朗润的草腥染绿了孩子清灵的欢声。孩子一步步走到父母身边。汀滢的湖面倒映他们紧紧依偎的身影。
想起父母对我细微之处的爱。病时的体贴关怀,雨中的及时送伞,放学后不厌其烦的电话,以及桌上屡屡出现的蛋糕。父母与我的亲情,如甘露,注满我生命历程中的每一个脚印。亲情的画面在我童稚的心中温存,每每在空闲中翻检,耳畔每每涌起略带陈旧的歌声。华年不朽,纵使时光老去,亲情不老。沉实而质朴的亲情,烙印于我的脑际。
我在亲情的和谐中默默感动着。
忆及课堂上感人的情景。那天宣布下课时,我听到老师颤抖的音调,看到老师疲惫慈爱的眼眸。她猛然用手捂住嘴,轻悄的干咳撕扯我们的鼓膜,揪住我们的内心。我隐约闻见老师低声叫着我的名字,便连忙走过,低抑的声音在我的耳际盘桓。“作文如何高分,思路是重要的。”老师的话语在我的脑中又恍然变得明晰而圆润,我细致地听着。“改一改,制定思路框架,我相信能够写好。”她点点头,我扬起迟疑的嘴角。
“老师好些了吧——”
“没事的,谢谢。”
我看见老师的眼中分明已盈满慈爱与温馨。这便是她的满足。我浅笑,转身。隔日,交上精心修改完毕的稿子。师生情谊的和谐,在我的心中盛绽。
放学后,我走出校门。面前宽阔的马路,车流如织。我望着滚滚的车流,无措地站在路旁。她习惯性地吹了一声叼在口中的哨子,左顾右盼,双手齐平。伴随她的手势,车流瞬间停滞,中间破开一条畅通的道途。我们便立刻向马路对岸走去。但见女协警的眼神不时向停滞的车流示意,同时以和悦的语气催促我身后慢走的孩子。我望向车流——仍是如此齐整,如此安静,没有笛鸣,没有不耐。马路很快便渡过了。我回头朝协管员微微一笑。他点头,关切的瞳孔也迸发着笑意。回家之路,我回味着人与社会的和谐。
我也时常相助小区保洁的老人,我难以忘怀,在我每次与他一起弯下腰,拾起在青苍草地中的废纸屑时他对我致以的那一种浑朴而满意的微笑,混合草地纯粹的绿,从我的瞳眸流入,径直蔓延到心灵的深处。为社会劳动,举手之劳,如此简单而高尚。至今我仍深切地歌赞着那一位身着平凡蓝色环卫装的老者,平凡中有何等不凡的灵魂。我也在帮助老者的举手之劳中,实践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
和谐并不遥远。我们有幸成长于和谐之中,更要感谢她的缔造者——中国共产党。正因为有党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和谐的生活始终伴随着我们。我们感谢党的恩泽。复兴中华,从我做起。我们必将肩负党所赋予的重任,高扬鲜红的旗帜,描绘希望的蓝图,建设更为美好的祖国!
学生:黄哲远
学校:厦门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