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龚小锋:大哀与小鉴

发布时间:2015/7/2 15:40:43

 

后人写沈从文的文章约摸可以堆成山了!我不预备作长篇大论,只愿意对他作一点自己的看法。

沈从文先生于一九九八年五月十日去逝,至今恰是二十年整。然而在他去逝后第五天,中国仅有的文艺报对其去世做了报道,并且简短到只有五十多字。而那时,他的去世却震惊了国外。

我感到悲哀。

中国曾有一个如此伟大的作家,最早却由外国人开始重视并发起研究。即便如今,文坛公认其为现代屈指可数的大家,许多图书馆、书店却罕有沈的全集,许多人依然带着政治色彩去谈所谓“鲁、郭、茅” 文坛三面旗帜。而瑞典文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却是这样评价沈从文的:他的价值是,包括鲁迅在内,没有一个作家比得上他。沈从文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作家。越是知道他的伟大,我越为他一生的寂寞伤心。

我相信真正永恒的东西行将超越一切之上。

曾经两度看边城,中途放弃,直至第三次才静下心来,全数看完。我不能忘记那种感觉,在那片平静的文字里是怎样被感动的热血沸腾。中国的白话文,当真没有比这更美,当真没有比这更能使人动容的了。及至后来看《萧萧》、《柏子》、《丈夫》,看《湘行集》、《从文自传》,渐而全面接触这个人,渐而使我不能平静。他的作品,不关政治,无干阶级,却充满对人性的观照,对生命的静观。不求实兀,不得激烈,常常回归生命的平凡和解,在平静、素朴背后,仿佛极静之中蕴涵极动,隐藏着极深对民族对人性再造的热血心肠。

他的文字,极好的将于湘西语言与普通白话融合一体,堪称现代文坛极少数语言极其鲜明特色的作家。著名学者季羡林说:“我觉得,在所有并世的作家中,文章有独立风格的人并不多见。除鲁迅先生之外,就是从文先生。他的作品,只要读上几行,立刻就能辨认出来,决不含糊。他出身湘西的一个破落小官僚家庭,年轻时当过兵,没有受过多少正规的教育。他完全自学成家。湘西那一片有点神秘的土地,其怪异的风土人情,通过沈先生的笔而大白于天下。”

所令我更为动容的非但其文,更在其人。从文一生自诩“乡下人”,待人接物,丝毫没有架子。他虽然看上去文雅柔弱,然而骨子里却是硬邦邦的,不会低头。这与如今许多爱出风头会往上爬,并且能写点所谓文字的人有很多不同。在文革期间, 对沈从文命运产生巨大影响的郭沫若《斥反动文艺》一文,刊发在1948年香港出版的《抗战文艺丛刊》第一期上。文章斥责他是专写颓废色情的“桃红色作家”,“存心不良,意在蛊惑读者,软化人们的斗争情绪”,还说沈从文是“有意识地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而他却在“检讨书”中这样写道:“若把我本人尽长远搁在反动专家“权威”名分上,这种破的工作,是不可能进行的!”在打击之下,他投身博古春秋,一本《中国古代服装史》虽然填补了中国古代服装史的空白。然而中国却因此摧折了一个伟大作家的艺术之翼。沈在《烛虚》题词中写道“自然既极博大,也极残忍,战胜一切,孕育众生。蝼蚁蚍蜉,伟人巨匠,一样在他的怀抱中,和光同尘。因新陈代谢,有华屋山丘。智者明白“现象”,不为困缚,所以能用文字,在一切有生意义陆续失去意义,本生亦因死亡毫无意义时,使生命之光,熠熠照人,如烛如金。”悲与幸原不是可以计较清楚的,也未必需要计较清楚。我们需要注意的便是,一个真正文人的艺术良知与真性情。

在文章结尾,我想有必要在当今的校园文学圈里好好提倡沈从文。

当今的校园文学,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要么无病呻吟,要么堆砌词藻。从大体而言,作品局限在校园感伤文字。由于经验不足,游历未丰,我们对此可以表示理解。然而,当今搞文学的小青年,却常常有些迂腐或故作高深,这就不能不使人奇怪。凡一个真正有些爱好文学的人,应当先是一个鲜活、有热血心肠的人。对人生,对生命应当有素朴、独特的思考,应该学会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我们有必要学学沈从文,在千篇一律的滥俗文字里,寻找独属自己的风格与新途,在浮燥华丽的文风与单纯的校园文学中,求得对及生命的静观和高度思索。尤其是,在做文章之前,先想起,把根扎在大地中,做一个素朴、鲜活、真性情的人。

 

作者:龚小锋

学校:闽江学院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