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美芳:世间安得双全法
发布时间:2015/7/10 15:50:08
“教育坚守”,乍见这四个字,心中是一阵心酸,一阵温暖。原本以为只有沦落中的道德,或即将丧失殆尽的精神,或面临消逝的家园,才需要坚守,而今却连“百年大计之本的教育”居然也需坚守了,可见教育已面临怎样严峻的考验,怎不让人心酸。温暖则是因为尽管教育的现实有些惨淡,但还是有一批坚守者,我也曾亲眼目睹了一些教育坚守者的风采,亲耳听到他们的呐喊之声;而今天《福建教育》能在“关注”栏目中让众人探讨,无疑说明了很多有识之士对教育的极大关注。
其实这种心酸和温暖一直相伴相随交织心中,于是我一次一次想退却,又一次一次在坚持……
犹记得初为人师时的热情满怀,每天哼着小曲,特别是宋祖英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几乎天天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只是不知那些热情是怎样慢慢消失殆尽的。
也许是那一次,“衣”见钟情。难得离开小县城到市里培训,晚上逛街时,触目是亮丽的衣服,寻寻觅觅,却空手而归,不是衣不合人,不是人不配衣,实在是囊中羞涩。一个月的工资买不上一件衣服,而且还是店主所说的不算贵的衣服,打了折的衣服。众姐妹,只好望衣兴叹,落寞而归。
也许是那一次,家长的晚宴。席间,家长频频劝吃劝喝,“多吃点,你们平时也难得出门吃饭,不象我们一天到晚是应酬。”“这个没有吃过吧,试吃一下!”热情中流露出的不无怜悯的口吻和居高临下的语气,让我们老师是食不知味。
也许是那一次,长辈的一席话。“没必要太认真,其实教不教,学生考试成绩差不了多少,学生也不会因为你认真感激,领导也不会因为你认真感动,你也不会因为认真而增加工资。吃不饱,饿不死。有可能的话,还是改行吧。”我心茫然,但也有不少醍醐灌顶者,这几年身边确实有不少教师改行了。
也许是那一次,感动中国人物对我的震撼。李桂林、陆建芬夫妇,在悬崖绝壁上坚持了十九年。这坚持,感动了我,也打击了我。为什么我们的教师要这么辛苦?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教育春风吹不到的地方?为什么十九年了才感动世人?……
教育的最大困难不仅是工资的微薄,工作的辛苦,更是教师职业没有尊严感,教师地位的倒塌。幸运的是,冷风不断的日子里,总有一些事让你温暖不已,热情重生;辛酸不断的生活中,也常有刻骨铭心的甜蜜。
孙教授,从阅读他的作品,到听他上课,再到亲眼目睹他作为听课教师。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一个教育者的睿知、热情、责任。尤其是2010年11月21日“第四届闽派语文论坛”在沙县召开时,年逾古稀的孙绍振教授,从早上七点三十分到下午五点三十分,一天之内,听了整整7节课(每节课是45分钟),在听完课后,还用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对每节课作评价提建议谈思考。记得当时会场中有不少老师抱怨课程安排太紧,听课太累了,我也感觉很辛苦。坐在后面,看着前排的孙教授专注听课的样子,我在想,这或许就是真正热爱教育的人吧!
文华,我的学生,除了教学之外,并没有过深入交流的学生。“老师,节日快乐!这是来自哈尔滨的衷心祝福!其实我一直记得你哦,去年一次看中篇小说,里面有个人物让我想起您,当时好想打电话啊,可是还是没有鼓起勇气。好想您啊……一直都喜欢语文,三年来在您的引导下,更是对她一往情深。三年的光阴,我们也相互了解,如果不是师生这道樊篱,或许我们可以成为交心的朋友呢。其实也算是了,每一篇真心写的作文难道不是心的交流吗?所以我觉得语文老师是很幸福的,可以深入到那么多年轻心灵时。同时,幸福也是有负担的,那么多少年愁要您倾听、开导。在我心里,您有智慧的心灵,还有掩盖不住的哀伤。太冷静的人大多心里都有这样一段哀伤吧。‘在这秋如水明如镜的日子里,我应当是快乐的’,我希望你读起来时是快乐的而非‘应当’。”这是在哈尔滨上大学的她,在今年教师节时发给我的短信,确切说应是“长信”。意外之余,我更多的是震动,我知道我没有理由不坚守我的教育。
不再担心我的坚持成为他人口中的固执傻气,不再担心我的付出成为他人不解的眼神。仓央嘉措曾凄然挥笔:“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其实不只梵行与爱情无法得兼,世间有许多东西都是不能双全的。富贵与教育无缘,名利与教育无缘,教育需要的是静,是淡泊。或许原本就是“世间不须双全法,入一山来爱一山”。
作者:黄美芳
学校:尤溪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