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慧灵:从“妈妈,洗脚”看教育
发布时间:2015/7/27 14:49:19
我们来看看一个大家都看过的公益广告:妈妈,洗脚!镜头一开始,妈妈边给宝宝洗脚边讲小鸭子的故事。可是过了一会儿,妈妈突然说:宝宝,你自己洗,妈妈等会再回来给你讲小鸭子的故事。说着,妈妈就离开了。孩子很奇怪,妈妈到哪里去了?原来,妈妈正在给奶奶洗脚,好温馨!我们以为镜头已经结束了,但是没有,过了一会儿,孩子跌跌绊绊地捧着一盆水,摇摇晃晃地走过来,水溅了一地。而下面的四个字,让我们所有的父母听了都为之动容:妈妈,洗脚!
有一次,我放这个广告给家教沙龙的家长看,一个孩子很不耐烦地说:讨厌,又看!我走过去问那个小朋友:是不是每次看到这一段,妈妈都会说,你看人家小孩多懂事。那个小朋友说:你怎么知道的?我又问:你是不是从来没有看到过妈妈给你的爷爷奶奶洗脚?孩子说:没有,都是爷爷奶奶给我洗脚的。我们总是对孩子说:我告诉你啊,你应该怎么怎么做。其实,家长要知道,对孩子真正产生影响的不是你在说什么,你叫他做什么,而是你在做什么,他看到了什么,他接受了什么。从一个洗脚的故事我们足以看出父母是怎样影响孩子的,家庭教育说简单就那么简单:身教重于言教。教育孩子是一个特别注重实践的活动,如果我们总是试图用嘴巴去教出一个好孩子来,这很难。
很多家长可能会认为,在幼儿园中,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家长的作用无足轻重。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里我们先来讲讲幼儿园里的家园合作。元宵节到了,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花灯。有些家长的第一反应是:烦死了!这么多事。然后一边做花灯,一边抱怨,甚至不做。每次老师布置任务总有家长什么都不做。突然有一天,你发现孩子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只会抱怨。或者到了小学,对待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也不再积极完成了。小学生的问题在幼儿园大概能找到影子,孩子身上出的问题能在家长身上找到影子,这是天长日久慢慢累积的。所以说,家长犯的错误,往往是孩子承担了后果。孩子好多的行为都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跟家长、跟老师、跟社会磨合的过程中学会的。
所以,家长要和幼儿园形成良好的沟通,一定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抱怨幼儿园,抱怨老师。
作者:吴慧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