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颖愉:师说
发布时间:2015/7/24 12:54:18
自孔子开办私学,便有了尊师重道的传统。老师,一直是最崇高的职业之一。有了老师,才有中华文明的延续,源源不断的人才。老师,是知识的化身传播者。孔子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思想。他倡导有教无类,有三千多名弟子跟随着他,另外,他认为针对学生要因材施教,取循循善诱,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他的弟子中有出色者七十二人,为当时的社会提供了众多优秀人才。一日,他的儿子孔鲤在庭中路过,他叫住自己的儿子,嘱咐他要学好《诗》《礼》。可见,就算是自己的儿子,孔子也要求他读好书,知识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孔子的弟子为他的言行整理编成《论语》一书,以教导后人,孔子,就是知识传播着,他严以待己,以自己的言行为后人做榜样。
孔子通过书留下了自己的宝贵思想,当然,也有许多人通过书籍获得了众多知识,了解他人的思想。
李时珍,精通医术,熟悉各种中草药。他常帮助他人治医,被称为“神医”。为了让更多的人免受疾病的痛苦,他将自己的医术写成书籍,供他人参阅学习。这就是对中国医药业有突出贡献的《本草纲目》。虽然李时珍并未在课堂上教过书,但他将知识传播给他人,他就是我们的老师。无私地奉献精神正是一个老师所具备的。
老师,不一定要在教室内辛勤地传播知识,他也许存在我们生活中各个方面。正如《师说》中所讲:“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所长,只要无私地将自己的知识传播给他人,那么你就是一位“老师”。
黄道婆教导人们纺纱,对我国纺织业做出巨大贡献,她被后人赞扬至今,难道她不是老师吗?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将以推广使用,造福人类,难道她不是老师吗?他们都在生活中,将自己的知识传播给他人,无私奉献着。
作者:陈颖愉
学校:莆田擢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