粱曦日:听莆仙戏氤氲婉转
发布时间:2015/7/30 15:28:42
莆仙戏是我国现存的最老的剧种之一,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闪光于现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原名“兴化戏”, 用莆仙方言演唱,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风味的唱腔。它的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的影响,手部动作有“上不超于眉毛,下不低于肚脐”的艺术规格。我国著名文学家、戏剧家老舍先生1962年曾以“可爱莆仙戏,风流世代传。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千篇。”赞誉莆仙戏奕世流传、剧种风韵、艺术特色及音乐个性。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凤凰山看莆仙戏。
戏开场了,随着阵阵鼓声和唢呐声,两个脸上抹着白粉,看上去很是滑稽花小丑蹦蹦跳跳,边摇着头,边扭着屁股跑了出来。看戏的老奶奶们看着丑角们滑稽的样子,都笑得合不拢嘴。这时,又出现了一个花旦,她身上穿着绿色裉袄,外罩石青褂,下罩粉红撒花裙。只见她叉着腰,皱着眉头,歪着头,训斥起县太爷。开始,我并不十分在意台上的表演。可是渐渐地,我就被那传统深厚的音乐、古朴优雅的表演,还有那浓厚乡土味的唱腔深深吸引了。
演出结束,我还沉浸在那氤氲婉转的氛围中,妈妈见我如痴如醉,轻轻地摸着我的头说:“素有‘宋元南戏活化石’ 和“南戏遗响”著称的莆仙戏曾两次参加国庆献礼,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分别观看了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并且还荣获文化部颁发的剧本创作和演出一等奖。后来《状元与乞丐》、《秋风辞》等再次晋京展演,轰动全国,并连获大奖,为莆仙戏在中国剧坛赢得重要一席,也为莆田市赢来了“戏曲之乡”的称号,莆仙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你今后推广莆仙戏,让莆仙余韵源远流长!”
听了妈妈的话,我认真地点了点头。
作者:粱曦日
指导老师:吴春琴
学校:莆田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