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汝:初中数学课堂改革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5/8/6 10:33:20
有幸参加龙文区学科带头人专业能力提升研修班,研修中,很多专家都提到了课堂改革,都强调课堂改革势在必行,并且课堂改革要建立在新课标的基础上。接合本校所任教学生实际,我来谈谈我的体会。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把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做了修改,在原来“双基”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其中“基本活动经验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过程,它总是与探究活动联系在一起,意味着我们要给学生更完整的数学过程。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了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有益于学生数学的发展,也促进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
一直以来,许多一线老师注重自己吃透教材钻研教材,学生主要任务就是完成习题,忽略了学生也要阅读教材,理解教材,更谈不上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不少数学教育专家、一线教师越来越重视数学阅读技巧能力,这方面的话题和实验也越来越多。在这里我也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几点感悟。
谈到阅读,人们往往想到的学科是语文或英语,很大原因应该是在这两个学科的试卷中都很大比分的安排了阅读理解题;并且教材中的字、词句也逐一呈现,教师的教学也是边讲解边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教材的意图,从而掌握知识的要求。因此很多人认为数学不需要阅读,要的就是做题再做题。我们发现书店畅销的数学教辅也是解题集、练习册。在家长看来数学只要会解题就好了。不少数学老师也是往往自觉不自觉的沿袭着做题模式,对教材中的定义、概念、定理、例题,往往寄希望于通过反复练习来达到记忆的目的,结果是学生学起来累,用起来更累,教师也常常困惑:明明都讲过了,怎么独立做题时又不会了!其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学生阅读能力较差,对知识缺乏内化过程。
新课标提倡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是新课标下屡见不鲜的学习方式。它注重学生的参与和表达,要求学生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理解,用符号语言表达自己的推理、论证过程,所以我们需要通过阅读来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
目前,龙文区选用的北师大教材中,随处可见“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议一议”,目的是希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数学阅读中,必须认真理解阅读材料中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并能根据数学原理分析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做题后能达到对材料的本质理解,形成知识结构,培养数学思维方法。重视和坚持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我们将惊喜的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大幅度提高,数学将不是那么难学!
作者:王慧汝
学校:漳州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