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玲玲 :期待的力量
发布时间:2015/10/20 10:23:30
传说古希腊有一个雕塑家叫皮格马利翁,有一次他雕刻少女塑像。在雕塑过程中,他对这尊塑像产生了深深的爱情,诚之所至,金石为开。他的真诚愿望终于感动了爱神,塑像变成了真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诚热烈的期望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期望是一种教育力量,如果教师能对学生寄予真诚的期望,那么,对学生在接受教育教学中的进步必有裨益。
初见煌毅,高个儿,好动的手脚着实不讨人喜欢,再加上那一双不怎么灵活的眼睛,我的心凉了半截。接下来,他的表现更令人伤脑筋。课堂上,他一刻也没有安静过,要么东张西望,要么做小动作,当然大动作也做。要么找人说话,别人不回答他,他自己还是照说不误。更令人疑惑的是他常常冷不丁地起立,我误以为他要发言,上前要询问他时,他又做他自个儿的事儿来,或是离开座位随意走动。至于作业就更甭提了。
几次与他谈话,他不太理会,大声地批评他,他的两只眼睛愣愣地地看着你。也我甚至怀疑他患了多动症兼自闭症。我多次与家长沟通,家长也无法理解和解释孩子这样的行为习惯。无奈之下,我只好使出杀手锏,把他调到第一桌,课堂上方便提醒他督促他。孩子们的眼睛很亮,大家都知道班里又多了个“小捣蛋”,他的一些行为也常引起大家对他的嘲笑。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几天,一次语文课上学生字时,他竟然说出一个词组——“认真地背诵”。我故意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大地赞赏他:“我们的煌毅其实很聪明的嘛,这样的好词我喜欢,这样的煌毅我更喜欢。煌毅是老师的好朋友,若是谁嘲笑他就等于嘲笑老师。我们是不是应当感谢他给我们带来的好词呢?”班上的同学先是愣了一下,待我走上前与煌毅握手对他所取得的进步表示祝贺时,便掌声四起。我清晰地看见煌毅的嘴角微微裂开而又快速地抿住,我知道他的心里一定甜死了。看样子,这孩子还是有救的!
后来,他随意走动的现象渐渐少了,上课也常常发言。尽管常常答非所问,但至少他参与了我们的课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有一定的专注指数的。然而他的作业依然很令我头疼。这学期我实行每次作业获得一次优,奖一个花片的奖励制度。为了发挥团结互助精神,我扣留了他们这个小组的作业,原因是煌毅没有完成作业。这下子,小组成员个个急了,争着抢着叫煌毅做作业,班长更是首当其冲,一个字一个字手把手地教他,一边教他还一边念叨:兄弟啊,拜托你了!加油吧!
当煌毅完成作业后,我宣布这个小组的作业可以发放并换花片时,整个小组欢呼雀跃。煌毅更是激动坏了,冲到讲台来向上一跳,高声喊道:“耶呀!”,把大家都给逗乐了。那一刻,我才发现,原来他可以这样可爱!
教师的期待有对全体学生的普遍期待和对部分特殊学生——后进生的特殊期待。教师对学生真诚的期待,表现为教师对学生有真诚的态度,对学生有真诚的关爱,给学生创造建立信心的机会,信任他们。后进生往往缺点多于优点。有缺点,挨批评,批来批去,学生学习的信心就不足了,谈何进步?所以,转化后进生就要端正对后进生的态度,并且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因为自信是成功的基础,人有自信才会去行动,才会积极的要求上进,就能朝着教师期待的目标前进。我认为要主动地、努力地去寻找、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利用后进生自身的“闪光点”点燃自己上进心的烈火。
夏天就要来了,太阳高高地挂在空中,照在人的身上暖暖的,空气中弥漫的也是阳光的味道。我想我会尽自己所能,让和煦的阳光照耀煌毅的生命,以期待的目光去迎接煌毅的进步。衷心地期待煌毅和所有的后进生的学习生活能一天比一天精彩,给孩子的童年生活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
作者:黄玲玲